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危害公共安全罪 > 酒后打架过失致人重伤怎么判

酒后打架过失致人重伤怎么判

时间:2024-12-24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3846

酒后打架过失致人重伤的刑事责任

依据刑法的规定,酒后做出犯罪行为的,要承担刑事责任,所以酒后过失将人打成重伤的,可以按过失致人重伤罪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然而,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情况,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至于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的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有其他法律对过失犯罪有具体规定,将依照这些规定进行处罚。

过失犯罪的种类

过失犯罪的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疏忽大意的过失。这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社会危害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从而导致了这种结果。预见的前提是能够预见,需要考虑行为人的知能水平、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以及行为时的客观环境。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即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实际伤害结果,而不是任何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也被称为有认识的过失,这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社会危害结果,但是过于自信地认为可以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从而导致了这种结果。行为人在已经预见危害结果的同时还实施该行为,是因为行为人凭借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相信自己能够避免结果的发生,但所凭借的主客观条件并非真实可靠:过高估计自己的主观能力、不当地估计了现实存在的客观条件对避免危害结果的作用或者误以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而可以避免结果发生。这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认识因素。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