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危害公共安全罪 > 打架斗殴属于校园欺凌吗

打架斗殴属于校园欺凌吗

时间:2024-03-04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3850

校园欺凌行为的法律定义和表现形式

校园欺凌是指在教育机构内,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进行殴打、侮辱等行为的现象。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

1. 言语欺凌

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使用粗言秽语、喝骂等方式对受害者进行侮辱。

2. 身体攻击

对受害者进行重复的物理攻击,包括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等。

3. 财产侵害

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嘲笑受害者来欺凌。

4. 支配优势

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大,而欺凌行为则发生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

5. 谣言传播

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以侮辱、诽谤受害者。

6. 恐吓威胁

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事情,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7. 导致麻烦

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故意使受害者招致处分。

8. 贬低评论

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等。

9. 分派系结党

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形成团体排斥受害者的现象。

10. 敲诈勒索

强迫受害者支付金钱或提供物品。

11. 侮辱画

通过绘制侮辱性画作对受害者进行欺凌。

12. 网络欺凌

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分的言论,对受害者进行欺凌。

学生打架致重伤学校的赔偿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规定,对于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其他教育机构,在未尽职责范围内导致未成年人受到人身损害的情况下,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如果第三方的侵权行为导致未成年人受到人身损害,该第三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而如果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存在过错,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校园伤害事故具有以下特点:

1. 适用范围

校园伤害事故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学校等教育机构内。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的中小学校或幼儿园,对在校未成年学生均负有教育、保护义务,是校园伤害事故的主要场所。而高校在校学生一般已成年,其在校期间受到的伤害应按一般侵权处理。

2. 在校期间

校园伤害事故发生在学生在校期间的相关活动中,如上课、出操、运动会等与教学有关的活动,或春游、参观等其他校内组织的活动。但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放假期间等情况则不应视为在校期间。

3. 人身损害

校园伤害事故造成未成年学生人身伤亡后果的侵权事件。如果事故仅导致未成年学生财产损害,而未造成人身伤亡后果,则应按一般侵权处理。

4. 加害行为人

校园伤害事故中的加害行为人包括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其他学生、校外人员等。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并没有具体的加害人,而是由于自然因素、设施老化、未成年人的特殊体质等原因引发校园伤害事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打架造成轻伤的法律责任与处罚

    打架造成轻伤的法律责任与处罚问题。文章指出打架行为违法,涉及故意伤害罪应追究刑事责任。受害方既是受害人也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应给予治安行政处罚。对于民事损失,双方应相互赔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故意伤害犯罪的法律责任和申诉途径,以及打架斗殴的罪名问

  • 法律对打架斗殴的定义及其影响

    打架斗殴是指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于打架斗殴的行为者可以处以罚款和拘留的治安处罚。如果情节严重,造成轻伤及以上的后果,可能会构成故意伤害罪或聚众斗殴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

  • 初中生打架斗殴违法吗

    初中生打架斗殴违法,一般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但如果不满十四周岁的,不予处罚;如果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 初中生斗殴打架事件处理:律师指导教师如何应对

    初中生由于未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可以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作为教师,应当以教育为主,对当事人不疏远、不打击、不放弃,并细心教育,以防其实施犯罪行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

  • 打架斗殴先动手怎么负责任
  • 结伙殴打适用于调解吗
  • 校方责任保险的除外责任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