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时,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一)追逐竞驶且情节恶劣;(二)醉酒驾驶机动车;(三)从事校车业务或旅客运输时,严重超载或严重超速;(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
对于第三项和第四项行为,机动车所有人和管理人承担直接责任,根据前款规定处罚。如果同时构成其他犯罪,将根据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都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它们之间有以下区别:
首先,主观方面不同。危险驾驶罪在主观上具有希望或放任的故意,而交通肇事罪属于典型的过失犯罪,主观上只能是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求主观上是故意,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求主观上是过失。
其次,在行为方式上存在差异。危险驾驶罪只包括醉酒驾驶和追逐竞驶两种行为,而交通肇事罪包括违反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指的是实施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但犯危险性相当的危险行为,不包括醉酒驾驶和追逐竞驶的行为。
打架轻微伤谅解书的规格和相关法律知识。谅解书应包括标题、谅解人信息、谅解事由、表达悔罪态度和原谅意愿以及请求处理方式等内容。同时,根据公安部规定,公安机关应在受理伤害案件后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并在一定时间内出具鉴定文书。
私了交通事故的条件及相关的法律规定。私了交通事故仅限于财产损失、双方对事故无争议、无公共危险、无公共或他人财产损失、合格驾驶条件以及车辆可移动的情况。若无法私了,当事人需通过诉讼解决,起诉状需包含原告、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及证人信息等
中国法律下醉酒驾驶肇事能否办理取保候审的问题。法律上能否取保候审取决于肇事的严重程度及符合一定条件。另外,文章还介绍了酒后驾车的危害和驾驶者的常见心态,强调了酒后驾车的危险性。
酒驾致人死亡的法律责任。酒后驾车导致他人死亡涉嫌违反《刑法》中的交通肇事罪和危险驾驶罪,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甚至面临更长的刑期。法律规定对于酒驾后的逃逸行为,尤其是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形,将给予更严厉的处罚。同时,还提到了危险驾驶罪的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