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 > 男子扫码不付钱属于诈骗吗

男子扫码不付钱属于诈骗吗

时间:2023-10-06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4102

移动支付诈骗行为的法律问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扫描二维码后未支付款项属于诈骗行为,但在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定处罚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定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行为,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并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并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可以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以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可以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当然,如果其他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将依照该规定进行处理。

移动支付存在的问题

安全问题

移动支付在用户安全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不仅涉及用户资金安全,还涉及信息安全、手机终端等多个方面。例如,手机丢失、中病毒等导致银行密码和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屡见不鲜,这给互联网金融企业造成了损失,也会引发群众恐慌。此外,移动支付虽然使用者众多,但总金额不高,部分原因也在于安全问题的存在。

信用评估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用户和企业信用评估体系不完善,违法犯罪行为频发。由于网络犯罪的惩罚力度较小且管理难度较大,一些不法之人和无信用的企业会在获取资金后逃往国外,给民众造成损失。尤其是P2P网贷平台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和准入门槛较低,成为许多不法分子非法牟利的渠道。

立法监管体制不完善

尽管《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范,但支撑移动支付的立法监管体制仍然不完善。与移动支付相融合的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法律还需要进一步配套,立法部门亟需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打造一个成熟的法律体系。

市场需求及用户消费习惯问题

虽然我国手机普及率已达到90%以上,但移动支付业务数量远远不及庞大的手机用户规模。这与市场需求不足和用户传统的消费习惯有关。人们仍然习惯于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物”的商场消费或在城镇银行存贷款。人们对于通过电子货币进行移动支付的方式并不习惯,也不完全信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其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诈骗行为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最终导致财产损害。

  • 诈骗罪夫妻唯一住房会没收吗

    诈骗罪中夫妻唯一住房是否会没收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房屋是合法财产,则不会被没收,但如果房屋是诈骗所得且非生活必需品,则可能会被没收。文章还讨论了被诈骗的钱能否追回的问题,指出需要综合考虑追回可能性、积极配合警方以及追缴赃款的归属等方面。

  • 遭遇了家暴该怎样保护自己

    人们常说,外面很危险,出去一定要注意安全。湖南省一位25岁的欧女士,因为左眼球破裂,转了3家医院,医生说不确定能否保住她的眼睛。而她受伤的原因竟是丈夫的毒打。其实像欧女士丈夫的行为,不仅属于家暴,而且可能达到了故意伤害罪的标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认定

  • 在遭遇家暴时,怎么保护自己

    人们常说,外面很危险,出去一定要注意安全。湖南省一位25岁的欧女士,因为左眼球破裂,转了3家医院,医生说不确定能否保住她的眼睛。而她受伤的原因竟是丈夫的毒打。其实像欧女士丈夫的行为,不仅属于家暴,而且可能达到了故意伤害罪的标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认定

  • 遇到家暴时怎样保护自己
  • 故意伤害的入罪标准是哪些
  • 醉酒杀人判几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