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行为和走私罪的区别对比
时间:2023-10-13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走私行为和走私罪的区别对比
一、走私罪的定义和具体罪名
走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旨在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管理,并且情节严重。
走私罪包括以下具体罪名:
- 走私武器、弹药罪
- 走私核材料罪
- 走私假币罪
- 走私文物罪
- 走私贵重金属罪
-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
- 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罪
- 走私淫秽物品罪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 走私废物罪
其中,走私罪分为两种情况:
- 一种是偷逃应缴税款的情况,即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个人的起刑点为5万,单位的起刑点为25万。
- 另一种是违反国家禁止性管理的情况,即除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以外的其他罪名。不同罪名的起刑点各不相同,例如毒品没有要求,文物要求为三级以上,淫秽物品根据品种不同区分,珍稀动植物及其制品也是根据品种区分,枪支区分军用和民用等。具体细节可以查询最高人民法院对走私罪的司法解释。
二、走私行为的分类
走私行为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 一种是不构成走私罪的走私行为,即没有达到起刑点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海关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旨在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管理,但情节不严重。
- 另一种是违反海关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限制性管理的行为。这种行为的走私对象是非刑法规定的走私罪客体。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其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诈骗行为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最终导致财产损害。
-
诈骗罪夫妻唯一住房会没收吗
诈骗罪中夫妻唯一住房是否会没收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房屋是合法财产,则不会被没收,但如果房屋是诈骗所得且非生活必需品,则可能会被没收。文章还讨论了被诈骗的钱能否追回的问题,指出需要综合考虑追回可能性、积极配合警方以及追缴赃款的归属等方面。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法律制裁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房屋装修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
-
走私普通货物拘留多久
走私普通货物最多拘留37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
-
报关单出错可以改吗
-
报关瞒报要坐牢吗
-
走私黄金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论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