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经营权什么时候分离
时间:2024-01-21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农村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承包人与发包人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后,承包人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该权利可以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两种,那么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的时间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离时间
根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土地承包方在承包土地后,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人有权保留土地承包权并将经营权流转给他人。经营权分离的时间是指签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时间。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管理法》的规定:- 第九条:承包方在承包土地后,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自行经营,也可以保留土地承包权并将承包地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给他人。- 第三十五条: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时,当事人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三十六条:承包方可以根据法律自主决定向他人出租(转包)、入股或以其他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并向发包方备案。- 第四十条:土地经营权流转时,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流转合同。该合同一般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所,流转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流转期限和起止日期,流转土地的用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土地被依法征收、征用、占用时有关补偿费的归属,以及违约责任。- 如果承包方将土地交由他人代耕的时间不超过一年,则可以不签订书面合同。- 第四十四条:承包方流转土地经营权后,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
承包人的权利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关系中,承包人享有以下权利:1. 占有承包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权利。承包人有权从集体组织取得一定数量、质量、位置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这是承包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2. 使用承包的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3. 收取承包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的收益,并取得依约定数额向发包人支付收益后所余收益的所有权。公民个人的承包收益可以继承。4. 转让承包经营权的权利。承包人可以对其承包权进行处分,一般是因为承包人无劳动力或转行他业而将承包的土地转包。转让承包经营权的收益应归承包人所有。5. 承包人在承包土地后,仍有权按集体组织规定的制度使用集体组织所有的农林设施,如灌溉设施、农机具等。6. 如果承包地被征收,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依法获得相应补偿。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定部门
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定部门、承包期限、承包合同的订立与权利义务以及取得方式。土地承包经营权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同用途的土地承包期限不同。承包方需按约定用途合理利用土地并承担保护义务。土地承包经营权可通过创设取得和移转取得两种方式获
-
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的定义及相关法律规定
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的定义及相关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主要围绕归属、流转和回收等问题产生。承包方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并可自主决定流转方式。纠纷解决途径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同时,文章也区分了土地承包纠纷与土地权属争议,前者主要为民事纠纷,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纠纷中的“地补”归属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纠纷中的“地补”归属问题。包括纠纷的类型、分类以及其与政府部门争议的区别和纠纷立案审理标准。纠纷主要涉及国家给予的各种补贴应归发包人还是承包人所有。纠纷分类包括有合同约定的和无合同约定的两种类型。此类纠纷应作为民事案件审理,
-
解决海南农用承包地问题的建议
海南农用承包地存在的问题,如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不到位、违法收回或调整承包地以及强行流转承包地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监督领导、加强法律政策宣传以及利用司法化解矛盾等建议。解决农村承包土地问题对农民利益、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
-
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所需的证件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