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受重伤的人死亡,构成故意杀人罪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明知对方是重伤人员的情况下,故意打重伤人员的,造成重伤人员死亡的,可以按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认定故意杀人罪时应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1.故意杀人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竞合在实践中,行为人常常采用放火、爆炸、投毒或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杀人,形成故意杀人罪与放火、爆炸、投毒或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竞合。如果行为人的放火、爆炸、投毒等方法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则直接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如果使用危险方法杀人并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则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
2.故意杀人罪与暴力犯罪致人死亡的联系根据刑法第238条、第247条、第248条、第289条、第292条的规定,对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刑讯逼供或暴力取证致人死亡的,虐待被监管人致人死亡的,聚众“打砸抢”致人死亡的,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另外,某种暴力性犯罪的构成要件或处罚情节已经包括故意杀人内容的,行为人实施该罪并将被害人杀害的,杀人情节不再单独定罪。如抢劫致人死亡、强奸致人死亡、劫持航空器致人死亡、绑架并杀害人质等等。
3.对实施安乐死的,一般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所渭安乐死,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的病人的痛苦,受患者嘱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对此,有的国家已经立法予以认可,但我国目前安乐死还缺乏合法性依据。我们认为,人为地提前结束患者生命的行为,违背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具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即使被害人同意,也不能排除这种杀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对实行安乐死的行为,不能以非罪论处,量刑上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4.关于自杀案件的定性处罚问题。自杀是自愿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本身不构成犯罪。但引起、促成自杀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有的对他人的自杀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因此处理自杀案件,应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分别处理。
盗窃罪的追诉时效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盗窃案件一旦立案侦查,不受追诉时效限制,但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将不再追诉。对于不同等级的刑罚,有不同的追诉期限。特定情况下,如逃避侦查或被害人提出控告并被相关机关立案,追诉期限将不受限制。
猥亵儿童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猥亵儿童罪涉及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对儿童实施的淫秽行为,包括多次、采取暴力等手段猥亵儿童,造成严重后果的,应从重处罚。故意杀人罪是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量刑,涉及其他罪名时还会相应判罚。
跳楼坠落砸死司机的法律责任问题。意外事件的法律责任在于能够认定因果关系的情况下,跳楼者承担民事责任但不承担刑事责任。故意跳楼者可能会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紧急避险坠楼者由引起险情的人承担民事责任。高空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经营者应承担民事责任。
用刀捅室友未遂是否会受到法律处罚的问题。文章指出,是否受到法律处罚取决于对方如何追究责任。故意杀人未遂是犯罪行为,需承担刑事责任。法院会参照具体案情和故意杀人罪的判决标准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