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针对高空抛物、坠物行为,为有效预防和依法惩治此类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提出了16条具体措施。
如果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将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如果此行为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将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而如果故意抛物行为导致伤害或杀害特定人员,将根据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如果过失导致物品从高空坠落,致人死亡或重伤,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或第二百三十五条的规定,将根据过失致人死亡罪或过失致人重伤罪定罪处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从高空坠落物品,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将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定罪处罚。
在确定了承担补偿责任的责任主体后,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间承担何种责任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他们之间应承担按份责任,原因如下:
连带责任过分加大了使用人的责任,达不到息诉的目的且不利于社会安定。同时,连带责任违背了公平原则。虽然将多数“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都归责于某个人的行为可能不公平,但为了平衡各方利益,必须通过制度设计来确保损害的最小化。如果要求“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连带责任,将让真正的加害人逍遥法外,使正义无法实现。
“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间承担按份责任较为妥当。按份责任可以减轻责任主体的压力,使受害人更容易获得补偿。同时,通过“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主动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以缩小加害人范围,经济上的驱动更能刺激他们作证的义务。此外,按份责任的承担也可以起到预防类似案件发生的作用。
高空坠落物的责任认定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如果高空坠物造成地面人员财物损害,责任应由高空抛物方承担。在无法确定具体来源时,该高空区域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需承担损失。物业管理公司也需承担一定补偿责任,因他们有维护小区公共秩序的责任。共同侵权
高处坠落事故的法律责任与分类,对高处坠落事故进行简单分类。文章介绍了高空抛物行为的社会危害及《侵权责任法》对高空抛物责任的规定,强调了物业管理公司在防止高空抛物行为中的责任,并指出高空坠落物的法律性质。在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
我国关于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定。虽然我国刑法没有明确规定高空抛物罪,但高空抛物行为属于侵权行为,需承担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建筑物上的物品坠落造成他人损害,其所有人或管理人需承担民事责任,除非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仅提供不在场证据不能免除赔偿责任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高空抛物涉及犯罪和追究刑事责任问题,主要包括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以及危害公共安全罪等。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高空抛物造成他人损伤时,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应给予补偿。物业管理公司也应当承担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