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 > 被套路贷害了怎么报案

被套路贷害了怎么报案

时间:2023-11-22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4593

如何报案遭受套路贷侵害

报案流程及法律规定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六条和第一百六十七条的规定,被套路贷侵害利益的贷款人可以立即向就近的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对于报案人提供的相关证据材料应当进行登记,并制作接受证据材料清单。在必要时,公安机关还可以进行录音、录像等方式的记录,并妥善保管相关证据。

被“套路贷”前的应对办法1、谨慎对待主动联系的无抵押贷款不要轻易相信那些主动给你打电话,承诺当天放款的无抵押贷款。真正的贷款出借人会将安全放在首位,不会轻易给予无抵押、无条件的贷款。无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着你的生命、身体、名誉、家庭、学业、工作和生活等重要利益的原始抵押。如果无法按时还款,以上利益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借款时的容易并不代表催款时的难受。2、了解法律常识学习一些法律常识,了解民间借贷利率的法律保护范围。未支付的借贷利息只支持最高24%的年息,已支付的借贷利息支持最高36%的年息。这些利息包含了违约金、手续费、罚金、滞纳金等各种费用。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有效帮助你识别许多“套路”。3、谨慎签订借贷协议在签订借贷协议时,要仔细阅读并理解合同条款。不要盲目相信口头承诺,确保合同中的内容与口头约定一致。借款金额应当与合同中一致,将真实意思表达在合同中。许多人在签订协议时并不仔细阅读,只是听对方说说就轻易签字。这种大意是造成损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报案遭受套路贷侵害

报案流程及法律规定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六条和第一百六十七条的规定,被套路贷侵害利益的贷款人可以立即向就近的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对于报案人提供的相关证据材料应当进行登记,并制作接受证据材料清单。在必要时,公安机关还可以进行录音、录像等方式的记录,并妥善保管相关证据。

被“套路贷”前的应对办法

1、谨慎对待主动联系的无抵押贷款

不要轻易相信那些主动给你打电话,承诺当天放款的无抵押贷款。真正的贷款出借人会将安全放在首位,不会轻易给予无抵押、无条件的贷款。无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着你的生命、身体、名誉、家庭、学业、工作和生活等重要利益的原始抵押。如果无法按时还款,以上利益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借款时的容易并不代表催款时的难受。

2、了解法律常识

学习一些法律常识,了解民间借贷利率的法律保护范围。未支付的借贷利息只支持最高24%的年息,已支付的借贷利息支持最高36%的年息。这些利息包含了违约金、手续费、罚金、滞纳金等各种费用。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有效帮助你识别许多“套路”。

3、谨慎签订借贷协议

在签订借贷协议时,要仔细阅读并理解合同条款。不要盲目相信口头承诺,确保合同中的内容与口头约定一致。借款金额应当与合同中一致,将真实意思表达在合同中。许多人在签订协议时并不仔细阅读,只是听对方说说就轻易签字。这种大意是造成损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绑架之后杀人的法律定性

    我国刑法中关于绑架后杀害被绑架者的法律定性。绑架并杀害被绑架者构成绑架罪,且属于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的情形,犯罪分子将被判处死刑。文章还介绍了绑架罪与非法拘禁逼取债务的区别,包括侵犯的客体、犯罪目的和侵害对象等方面的不同。

  • 非法拘禁罪致人轻伤的定罪标准

    非法拘禁罪致人轻伤的定罪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非法拘禁并造成受害人轻伤,需进行民事赔偿并受到相应刑事处罚。文章还详述了不同情形下非法拘禁的处罚标准,如涉及重伤或死亡等情况。此外,文章提及了非法拘禁的立案程序及立案标准,如持续时间、

  •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

    故意伤害罪追诉时效的相关规定。依据刑法,追诉标准按法定最高刑确定,不同刑罚有不同追诉期限。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五年;更高刑期则对应更长的追诉期限。追诉期限可因案件立案后被告逃避侦查或审判、被害人提出控告而未立案等情况而延长。

  • 杀子的处罚方式

    杀害亲生儿子的行为应当受到的法律处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情节较轻的情况,如防卫过当、义愤杀人等,可以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故意杀人罪的定义和性质。

  • 聚众斗殴至对方轻伤的定罪标准
  • 遗弃失能老人的法律后果
  • 投毒致死的刑事责任及量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