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 > 抢夺罪的加重结果是什么

抢夺罪的加重结果是什么

时间:2024-04-01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4659

抢夺罪的加重结果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抢夺罪的加重结果的情形包括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情况,以及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等情况。

《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抢夺公私财物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标准为前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一) 曾因抢劫、抢夺或者聚众哄抢受过刑事处罚的;(二) 一年内曾因抢夺或者哄抢受过行政处罚的;(三) 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四) 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抢夺的;(五) 组织、控制未成年人抢夺的;(六) 抢夺老年人、未成年人、孕妇、携带婴幼儿的人、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七) 在医院抢夺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八) 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九) 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抢夺的;(十) 导致他人轻伤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

如何认定抢夺罪

构成抢夺罪的必要条件

构成抢夺罪的必要条件是: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数额不大,或者没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不构成犯罪。同时,抢夺罪还需满足以下四个要件:

1、抢夺罪侵犯的客体

抢夺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不论被害人是否合法拥有或持有该财物,都属于抢夺罪的适用范围。抢夺罪所涉及的财物必须具备可被抢走、可被移动的特点,因此仅限于动产。

2、抢夺罪的客观方面

抢夺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其特点是:一是必须是公然夺取,即公开、明目张胆地进行抢夺行为。二是抢夺是一种强力行为,因为只有通过实施强力夺取,才能实现财物的非法转移。

3、抢夺罪的主体

抢夺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抢夺罪的主体。

4、抢夺罪的主观方面

抢夺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如果抢夺行为没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例如为临时急需而抢夺他人财物,用后归还;误认他人财物为己物或有权取得的财物,为排除已被他人占有的障碍而公然索取;债权人声称为抵债而扣押并公然夺取债务人财物等情况,因缺乏非法占有的目的,不能定罪为抢夺罪,只能作为民事纠纷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对于侵占公司财产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金额大小,会受到刑法和法律的制裁。国有和非国有公司中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财产,将面临有期徒刑和财产处罚。同时,《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也对此类行为做出了相关规定,涉及收受贿赂

  • 刑法抢夺罪的量刑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的规定,抢夺罪的量刑根据抢夺数额以及情节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如果行为人抢夺数额较大或多次抢夺,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如果抢夺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将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 是否存在抢夺未遂

    存在抢夺未遂,抢夺未遂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在此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罚。抢夺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抢夺罪的量刑情节的分类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抢夺罪的量刑情节有:行为人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

  • 抢夺未遂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 抢夺罪的刑事责任年龄
  • 抢夺罪和抢劫罪哪个判刑更严重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