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 > 抢夺罪的加重结果是什么

抢夺罪的加重结果是什么

时间:2024-04-01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4659

抢夺罪的加重结果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抢夺罪的加重结果的情形包括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情况,以及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等情况。

《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抢夺公私财物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标准为前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一) 曾因抢劫、抢夺或者聚众哄抢受过刑事处罚的;(二) 一年内曾因抢夺或者哄抢受过行政处罚的;(三) 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四) 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抢夺的;(五) 组织、控制未成年人抢夺的;(六) 抢夺老年人、未成年人、孕妇、携带婴幼儿的人、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七) 在医院抢夺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八) 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九) 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抢夺的;(十) 导致他人轻伤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

如何认定抢夺罪

构成抢夺罪的必要条件

构成抢夺罪的必要条件是: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数额不大,或者没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不构成犯罪。同时,抢夺罪还需满足以下四个要件:

1、抢夺罪侵犯的客体

抢夺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不论被害人是否合法拥有或持有该财物,都属于抢夺罪的适用范围。抢夺罪所涉及的财物必须具备可被抢走、可被移动的特点,因此仅限于动产。

2、抢夺罪的客观方面

抢夺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其特点是:一是必须是公然夺取,即公开、明目张胆地进行抢夺行为。二是抢夺是一种强力行为,因为只有通过实施强力夺取,才能实现财物的非法转移。

3、抢夺罪的主体

抢夺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抢夺罪的主体。

4、抢夺罪的主观方面

抢夺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如果抢夺行为没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例如为临时急需而抢夺他人财物,用后归还;误认他人财物为己物或有权取得的财物,为排除已被他人占有的障碍而公然索取;债权人声称为抵债而扣押并公然夺取债务人财物等情况,因缺乏非法占有的目的,不能定罪为抢夺罪,只能作为民事纠纷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举报公司盗窃行为

    如何举报公司盗窃行为的相关步骤和法律规定。建议发现公司存在盗窃行为时,立即报警并向公安机关提供证据。文章还详细解释了盗窃罪的刑事处罚、量刑标准以及共同犯罪的处理方式,包括罚金规定和其他转化盗窃罪的情况。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刑事辩护律师。

  • 侵占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之间的区别

    侵占罪、盗窃罪与诈骗罪之间的区别。三者中,盗窃罪和侵占罪都涉及非法占有,但时间点不同。侵占罪涉及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等三种财物,主体为一般自然人,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诈骗罪则是基于受害人的受骗,不完全违背受害人的意思表示。在区分这三种罪行时,需关注其侵

  • 最高院关于侵占罪自诉案件的量刑标准

    侵占罪的相关内容。侵占罪是刑法中的唯一绝对亲告罪,公安机关无管辖权,只能向法院提起自诉。侵占罪要求具备故意和特定的犯罪对象,处罚根据数额大小决定。侵占罪概念包括各种财产犯罪和侵犯财产的民事侵权行为。起点数额和立案标准视具体情况而定,行为对象的价值可根

  • 入室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入室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及立案标准。入室抢劫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侵犯的客体包括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强行劫取公私财物。只要行为人实施抢劫行为,无论是否成功或财物数额,都应当立案

  • 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处理方法
  • 抢夺未遂要判刑吗
  • 抢夺罪自首且已退还全部非法所得能否减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