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 > 抢夺罪相关法条解析

抢夺罪相关法条解析

时间:2025-04-29 浏览: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8730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的规定,抢夺公私财物的行为将根据不同情节进行刑事处罚。具体规定如下:

1. 如果抢夺公私财物的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抢夺,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 如果抢夺公私财物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将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如果抢夺公私财物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抢夺罪的具体认定标准如下:

1. 抢夺公私财物的价值在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八万元以上、二十万元至四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范围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3. 抢夺公私财物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按照前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为“数额较大”:

(一) 曾因抢劫、抢夺或者聚众哄抢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 一年内曾因抢夺或者哄抢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 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

(四) 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抢夺的;

(五) 组织、控制未成年人抢夺的;

(六) 抢夺老年人、未成年人、孕妇、携带婴幼儿的人、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七) 在医院抢夺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

(八) 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九) 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抢夺的;

(十) 导致他人轻伤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

4. 抢夺公私财物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

(一) 导致他人重伤的;

(二) 导致他人自杀的;

(三) 具有本解释第三条规定的情形之一,且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的百分之五十。

5. 抢夺公私财物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一) 导致他人死亡的;

(二) 具有本解释第三条规定的情形之一,且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的百分之五十。

6. 如果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但未造成他人轻伤以上伤害,行为人系初犯,认罪、悔罪,退赃、退赔,且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必要时,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 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 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 被害人谅解的;

(四) 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7. 如果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夺取他人财物,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一) 夺取他人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强行夺取的;

(二) 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者强行逼倒他人夺取财物的;

(三) 明知会致人伤亡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明确了其主体范围及犯罪行为特征。犯罪行为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刑罚。在界定主体范围时,需注意不仅限于企业职工的范畴,还包括其他相关人员。同时,在适用法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 服刑期间的生活费问题

    服刑期间的生活费问题,指出服刑人员无需缴纳生活费,并详细阐述了监狱为服刑人员制定的生活规范,包括起床、个人卫生、着装、卫生清洁、餐饮、集体行进等方面的规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服刑人员的健康问题和与警官的沟通方式,以及劳动规范,如参加劳动、遵守劳动纪律

  • 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

    国家考试中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组织作弊、情节轻微的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作弊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同时,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等行为也会被处罚。帮助他人作弊和出售考试试题答案等行为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作弊行为会破

  •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详细阐述了违法行为的界定、定罪处罚、破坏性采矿罪的界定及其定罪处罚等内容。同时,对于鉴定和认定破坏性的开采方法以及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数额进行了规定。对于多次违法行为的处理、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地区标准的确定也进行了明确的说明

  • 公司是否能起诉职务侵占行为
  •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标准的解析
  • 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规制云盘涉黄行为,12月1日起施行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