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以及与职务相关的便利条件。职权指的是在本人职务和岗位范围内的权力。与职务相关的便利条件指的是虽然不直接利用职务或岗位上的权限,但是利用了本人职权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或者通过其他人员利用职务或地位上的便利条件。具体包括以下情况:(1)利用自己拥有主管、分管、经手、决定或处理特定事项等权力;(2)依靠自己的权力指挥、影响下属或利用其他人员与职务、岗位相关的权限;(3)依靠权限、地位控制他人或利用对自己有所求的人员的权限,例如单位领导利用调拨、处置单位财产的权力,出纳利用管理财务的权力,一般员工利用单位暂时将财物交给自己使用、保管的权力等。如果只是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如熟悉环境、容易混入现场、易接近目标等,并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即使取得了财物,也不能构成职务侵占罪,而应以其他罪行如盗窃罪来论处。二、必须存在侵占行为
本单位财物指的是单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单位以自己名义拥有或虽不以自己名义拥有但为单位占有的一切物权、无形财物权和债权。具体形式可以是建筑物、设备、库存商品、现金、专利、商标等。非法占为己有是指采用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将本单位财物变为私有。这既包括将合法已持有的单位财物视为己物而加以处分、使用、收藏,即将自己所占有的单位房屋、设备等财产谎称为自己的,并以此标价出售;将所住的单位房屋过户登记为自己的;或者隐匿保管物品,谎称已被盗窃、遗失、损坏等。同时也包括先不占有单位财物,但利用职务之便骗取、窃取、侵吞、私分从而转化为私有。无论是先持有再转为己有,还是先不持有而采取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转为己有,只要本质上是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并且利用了职务的便利作出了非法占有的表示,并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就构成了职务侵占罪。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行为人对本单位财物进行非法侵占,就处于持续状态,但这只是非法占有状态的持续,不是职务侵占罪行为的持续。职务侵占罪行为的完成应视为既遂。而未遂则取决于侵占行为是否完成,如果未完成,则应以未遂罪行论处,例如财务人员故意不将某笔收款记入账目,但在结账之前被发现,就应以未遂职务侵占罪论处。三、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
如果只有非法侵占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也不能构成职务侵占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6年4月18日联合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的起点数额,按照该解释中受贿罪和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的二倍和五倍执行。具体规定如下:若贪污或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超过二十万元,则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并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若贪污或受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超过三百万元,则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并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根据上述规定,职务侵占罪的数额较大为六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数额巨大为一百万元以上。职务侵占罪中数额巨大的标准。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数额巨大的标准是受贿罪、贪污罪对应数额标准的5倍。同时,对于特定情况下的贪污、受贿数额较小但情节严重的情况,也有相应的法律认定和处罚规定。此外,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挪用资金罪等也有相应的数额标准和执行规
国家刑法中关于入室抢劫罪的规定。根据刑法,入户抢劫属于严重犯罪行为,将被判处重刑并处罚。抢劫罪的客体包括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其客观要件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手段劫取财物。无论是入室抢劫还是其他场合的抢劫,只要符合暴力、胁迫等
进入有人居住的电话亭内抢劫行为是否属于入户抢劫的问题。根据刑法规定和入户抢劫的构成条件,电话亭并不具备供他人家庭生活的场所特征和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场所特征,因此这种行为不属于入户抢劫。入户抢劫的构成条件包括入户具有非法性和暴力、胁迫行为发生在户内。
购车者遇到套路贷时应采取的法律措施。套路贷是一种诈骗行为,购车者应向公安机关报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犯罪事实。在套路贷刑事案件中,主犯和从犯的认定有明确规定,多人共同实施套路贷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