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司法解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司法解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时间:2020-05-25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4977
  对于司法解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内容,最近很多人很困惑,一直在咨询小编,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针对该问题,梳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帮您答疑解惑。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该如何解释。

  核心内容:最高人民法院22日对外发布了《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本文附有《解释全文),针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所涉及的术语界定、定罪量刑标准、单位犯罪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标准。这一司法解释自2013年1月23日起施行。

  【司法解释重点内容】

  这个总共9条的司法解释重点内容包括:

  一是明确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具体含义;

  二是明确了“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认定标准;

  三是明确了“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认定标准,特别对行为人逃匿情形下“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的内涵作了规定,以便于司法实务操作;

  四是明确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数额较大”、“造成严重后果”的认定标准作了解释;

  五是明确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从宽处罚情形,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刑法的威慑和教育功能,充分维护劳动者权益;

  六是明确了拒不支付报酬罪的主体范围、单位犯罪等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人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这个司法解释,旨在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打击力度,解决办理该类刑事案件所面临的法律适用疑难问题,以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司法解释的全文】

  为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劳动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规定应得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第二条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一)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倒闭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的;

  (二)逃跑、藏匿的;

  (三)隐匿、销毁或者篡改账目、职工名册、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等与劳动报酬相关的材料的;

  (四)以其他方法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

  第三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

  (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第四条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者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法以限期整改指令书、行政处理决定书等文书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后,在指定的期限内仍不支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但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有正当理由未知悉责令支付或者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的除外。

  行为人逃匿,无法将责令支付文书送交其本人、同住成年家属或者所在单位负责收件的人的,如果有关部门已通过在行为人的住所地、生产经营场所等地张贴责令支付文书等方式责令支付,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的,应当视为“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

  第五条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符合本解释第三条的规定,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造成严重后果”:

  (一)造成劳动者或者其被赡养人、被扶养人、被抚养人的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重大疾病无法及时医治或者失学的;

  (二)对要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使用暴力或者进行暴力威胁的;

  (三)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第六条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刑事立案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在一审宣判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从轻处罚。

  对于免除刑事处罚的,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赔礼道歉。

  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造成严重后果,但在宣判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酌情从宽处罚。

  第七条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违法用工且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

    中国刑法中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及构成要素。寻衅滋事罪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行为。构成要素包括行为的方式和手段、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不良后果、行为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行为人的一贯表现。

  • 刑法寻衅滋事罪认定的条件有哪些

    刑法寻衅滋事罪认定的条件,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情节恶劣的行为。同时,文章还涉及判死刑缓期执行的结束时间和释放时间,缓期执行期间的表现和法定程序是影响结束时间和释放时间的主要因素。

  • 新刑法寻衅滋事罪怎么判

    新刑法中寻衅滋事罪的判决标准。量刑依据犯罪情节和造成的危害后果而定,若情节轻微可能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恶劣或后果严重则可能被判处更长期徒刑。此外,还介绍了中国的死刑种类及刑法寻衅滋事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 刑法寻衅滋事罪判几年

    刑法中寻衅滋事罪的量刑幅度和相关法律规定。犯寻衅滋事罪一般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恶劣者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死刑缓期执行和有期徒刑缓刑的相关内容。

  • 招摇撞骗罪的怎么量刑
  • 寻衅滋事罪是多少条
  • 招摇撞骗罪要符合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