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资纠纷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谅解书怎么写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谅解书怎么写

时间:2025-02-15 浏览:3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7754
在现实社会中,经常看到新闻报道讨薪大军的“闹剧”,但由于跳楼或跳桥等方式过于极端,且得不偿失。如果一个公司欠工资,与其大闹一场,不如走法律程序,安全又有保障。那么在知晓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后,也要了解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谅解书的书写格式。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具体介绍。

如何书写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谅解书

一、谅解书范本

以下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谅解书范本,仅供参考。

致:XX年X月X日

XX公司:

我方对于您公司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表示谅解。经过双方协商,我方已收到赔偿款项共计XX元,并确认款项已支付完毕。我方认为赔偿款项已履行完毕,对于您公司的行为表示谅解,并请求司法机关免予对您公司追究刑事责任。

受害人:

年 月 日

附:赔偿协议书

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定义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并经有关部门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的行为。

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的规定,对于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并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的情况,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若造成严重后果,可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单位犯前款罪的情况,可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如果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四、拒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追诉程序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追诉程序需要经过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的前置程序。这一规定体现了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如果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后,欠薪者按时足额支付了劳动报酬,那么原先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就不会进入刑事追诉程序。

如果经过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后,仍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应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进入刑事追诉程序。若检察机关不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0条的规定,劳动者也可以提起自诉。

此外,修正案(八)规定,如果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如果将偿还行为视为一个量刑情节,它并不影响刑事追诉的正常进行。然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的规定,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且可以免除刑罚,检察机关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以节约司法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监督和制约检察机关的权力,并保护劳动者的私权利,应允许劳动者在不服不起诉决定时提起自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赔偿双倍工资?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未签订,用人单位需支付双倍工资作为赔偿。劳动者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手段索要双倍工资,但具体赔偿月数和法院判断可能有所不同。未签订劳动合同可能导致

  • 什么是计件工资制度

    计件工资制度的概念及具体操作方式。该制度根据完成的工作数量支付报酬,包括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等多种形式。对于是否包含加班费,文章指出,按照标准工时制度计发工资的通常采用计时工资制度。对于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企业,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计算需根据

  • 四者概念的区别

    工资总额、职工薪酬、工资、薪金总额和工资、薪金所得五个概念的区别。这些概念在概念范畴、法规依据、使用范围以及适用主体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工资总额指单位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职工薪酬则包括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工资、薪金总额和

  • 恶意欠薪罪立案条件解析

    恶意欠薪的,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此罪的立案条件: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应当予以立案追诉。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

  • 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责任是否明确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谅解书怎么写
  •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答案【卷二】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