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承包地登记的问题有哪些
一、关于承包方分户的承包地登记问题
承包方分户的,按照经村集体同意的分户承包土地协议进行确权登记,分户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对存在争议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争议后进行确权登记;协商不成的,由村集体依法进行分户发包(分割),确权登记。
二、关于进城落户农户的承包地登记问题
2004年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以后,农民进城落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规定被收回承包地的,不再确权登记到原承包户;对全家迁入小城镇居住生活但户籍仍在原集体经济组织且不愿意放弃承包地的,可保留其承包地,并按原承包户主进行确权登记。
三、关于依法收回的承包地的确权登记问题
农转非人口承包地按照规定收回的,或农户自愿退回村集体的承包地,已重新发包的,按照发包后的户主进行登记,未发包的按集体机动地登记。
四、关于户主死亡的承包地登记变更问题
承包农户户主死亡的,由其家庭成员申请变更承包人和家庭人口的,由申请人提出书面申请报发包方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和市经管局备案,予以登记。存在纠纷的,待纠纷调解明确后再进行确权登记。
五、关于外出农民的承包地登记问题
对于常年外出务工的,未委托代理人又无法联系的外出人员,暂按原承包情况进行登记公示,待其回乡核实无误签字后,确权颁证。
承包方委托中介流转承包土地的法律规定以及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五种方式,包括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入股。承包方可以委托中介流转承包土地,但需要出具土地流转委托书。不同流转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农村承包经营合同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发包阶段、签订阶段和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文章也介绍了农用土地的用途管理制度,强调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并提出建立健全土地产权登记制度以及国家采取必要的法定形式实行土地用途管理等方法。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中的补偿问题。承包方有权请求发包方给付征收承包地的补偿费,包括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同时,对于流转承包地的补偿问题也进行了说明。文章还强调了按照法律规定处理农村集体土地征用案件的重要性,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并处理好征地补偿
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的定义及相关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主要围绕归属、流转和回收等问题产生。承包方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并可自主决定流转方式。纠纷解决途径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同时,文章也区分了土地承包纠纷与土地权属争议,前者主要为民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