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该补偿多少钱
时间:2023-11-12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一直以来,土地都是农民的命根子。而城镇化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为此,党中央就探索开展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有偿退出试点做出了明确安排。四川省内江市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地区,先行进行了尝试。
四川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破冰,每亩补偿标准多少钱?
改革试点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成为现实
几个月来,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龙门镇龙门村的农田经历了整理改造,由零碎的农田变成了标准化的鱼塘。这片土地原本由52户农户承包经营,现在承包经营权回到了村集体。这一变化源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的实施。2014年底,内江市市中区成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农村改革试点县区,负责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等多项改革任务。龙门镇龙门村率先在退出条件、模式、标准等方面取得突破,共有52户农户长期退出了55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其中1户永久退出了5.38亩土地承包经营权。
一退三保政策推动农民选择有偿退出
九龙村的陈-林是一个成功进城的农民。几年前,他将年迈的父母接到了城里,老家的土地也就荒废了。当村里与他沟通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时,他起初反对,因为他对土地有很深的感情。但是在村支书罗*元的劝说下,他改变了主意。根据村里的“一退三保”政策,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不会影响选举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陈-林认为与其让土地荒废不如退回集体,既可以得到补偿,土地也能发挥价值。于是,他签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协议,将5亩土地退还给了集体。
村民长期退出集中土地发展产业
龙门村的52户村民也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回了集体,他们被称为长期退出,退出时间以第二轮承包期限为界。这一尝试的灵感来自于村里引进的藤椒种植项目。由于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龙门村的大片耕地被荒废,留守的老人妇女仍在种植传统作物,但几乎没有盈利。为改变这种情况,村里引进了藤椒种植项目,农民不仅有了土地流转费,还能在地里务工挣钱。为了稳定村集体与业主之间的土地流转关系,村民选择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回集体。如今,退回的55亩土地经过改造,变成了标准化的鱼塘,吸引了许多业主前来洽谈合作。
充分协商确保农民权益补偿
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中,补偿标准是一个重要问题。龙门村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多次协商,村两委确定了补偿标准,永久退出每亩每年补偿1000元,补偿30年;长期退出每亩每年补偿850元,补偿14年,一次性付清。根据这一标准,农民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款。考虑到现实资金压力,龙门镇正在思考改为分期支付方式,或是先引进实力业主落实资金主要来源再组织有意愿村民退出承包经营权。整个试点过程中,充分协商确保了农民的权益,同时也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来解决资金问题。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租地到期地面建筑归属问题的法律规定
中国租赁土地到期后地面建筑归属问题的法律规定。根据合同约定处理,若合同未明确,则双方可协商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包括双方信息、土地详细信息、流转期限、用途、双方权利和义务等。解决争议可先协商,如不成可请求调解或仲裁、诉讼。土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纠纷中的“地补”归属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纠纷中的“地补”归属问题。包括纠纷的类型、分类以及其与政府部门争议的区别和纠纷立案审理标准。纠纷主要涉及国家给予的各种补贴应归发包人还是承包人所有。纠纷分类包括有合同约定的和无合同约定的两种类型。此类纠纷应作为民事案件审理,
-
解决海南农用承包地问题的建议
海南农用承包地存在的问题,如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不到位、违法收回或调整承包地以及强行流转承包地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监督领导、加强法律政策宣传以及利用司法化解矛盾等建议。解决农村承包土地问题对农民利益、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
-
个人如何承包林地
个人如何承包林地的过程。首先,需要产生承包工作小组并由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接着,拟定并公布承包方案,需咨询专业人士避免法律漏洞。方案需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然后公开组织实施。最后,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承包合同,若承包方为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需经过特别程序
-
农村土地抛荒耕地流转程序及相关程序
-
机动地的承包年限问题
-
土地承包合同签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