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民法可以做伪证吗

民法可以做伪证吗

时间:2025-01-18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5229

民事诉讼中的伪证行为及法律责任

伪证行为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民事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有以下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2. 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
  3. 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
  4. 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
  5. 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
  6. 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对单位的法律责任

人民法院对有上述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如果上述行为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证行为的法律后果

在民事诉讼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被发现有伪证行为,将面临以下法律后果:
  1. 罚款: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伪证行为人处以罚款。
  2. 拘留:根据伪证行为的情节轻重,人民法院可以对伪证行为人予以拘留。
  3. 刑事责任:如果伪证行为构成犯罪,伪证行为人将依法受到刑事追究。

总之,在我国民事诉讼中,伪证行为是被严厉禁止的,一旦发现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在参与民事诉讼时,各方当事人应当遵守法律,提供真实、合法的证据,以确保诉讼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案件审判程序准备阶段的准备事项

    刑事案件审判程序准备阶段的准备工作,包括通知相关人员、听取辩护人意见、通知开庭时间地点等,并详细说明了人民法院应重新审判的申诉案件的几种情况,包括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错误、证据不确实不充分、适用法律错误以及审判人员存在违规行为等。

  • 刑事案件追责书

    程某某对某县人民法院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被告人刘某某、邵某某的强奸案的刑事判决书和刑事裁定书提出申诉。申诉请求撤销原判,判决被告人刘某某、邵某某无罪,理由包括证据不足、事实不清、非法取证和违反法定程序等。

  • 检察院完成笔录后的程序

    检察院完成笔录后的程序。检察院将案件公诉至法院时,需移送起诉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的复印件或照片。证人名单应详细列明证人信息;证据目录为起诉前收集的证据材料目录。涉及被害人隐私或人身安全的情况,检察院应单独移送给人民法院。鉴定结论和勘验检查

  • 最高法发布司法责任制完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意见。明确规定了法官在审理案件中的七种错误行为将受到终身追究,包括涂改、隐匿、伪造证据等。意见强调以严格的审判责任制为核心,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确保人民法院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对法官的违法审判责任和违纪违

  • 什么人能向法院提起公诉
  • 离婚证据的构成要素
  • 如何审查合同纠纷中的证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