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渎职罪 > 渎职侵权犯罪特点及查办要点

渎职侵权犯罪特点及查办要点

时间:2024-05-19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5869
在很多时候,渎职也是会构成犯罪的,如果因为员工渎职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那么在处理渎职犯罪的过程中,需要装备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渎职侵权犯罪特点及查办要点

行政行为的执法依据

行政权作为一种宏观性权力,其行使过程中存在自由裁量的属性。这种弹性为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提供了空间。为了监督和查处这种渎职侵权行为,检察机关应充分发挥渎职侵权检察职能,并在具体监督路径上把握以下几点:

1.明确行政行为的执法依据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所有权力都来自法律授权,依法行政是其行为的本质属性。因此,查明行为人履行职责的明确性规定是认定其不履行职责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前提。这些规定可以分为一般性规定和临时性规定两部分。一般性规定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行业规章、部门规定、岗位职责、行为规范等,通过这些规定可以确定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临时性规定包括会议纪要、培训内容等相关单位内部文件,这些文件具有明确模糊性责任规定的作用,通过这些规定可以确定具体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

依据行政程序确认行政相对方的违规性

渎职犯罪是一种结果犯,对损害结果的认定关乎罪名的成立与否。其中,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最常见的损害结果。人员伤亡的结果认定较为明晰,经济损失的认定在实践中存在争议。在实践中,经济损失的认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政相对方违规性的认定,二是损失金额的认定。在认定行政相对方的违规性时,应当通过正常的行政程序、符合行政行为要求的人员,按照行政规定进行确认。待是否违规的结果确定后,再依据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对认定的各项证据进行审查,从而计算最终的损失金额。

严密证据链条,强化证据补强功效

定罪证据链条是否严密、牢固关系到犯罪事实能否成立。在实践中,证据链条最脆弱的地方在于证据的孤立无援和证据自身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证据补强:

1.口供补强

口供必须有相关证据予以佐证,尤其是对口供有一定依赖性的案件,口供的补强意义更为重要。无论是证真还是证伪,都需要有相关的证据予以佐证。

2.孤证补强

孤证不能定案,这是证据采信的重要原则。为了保证孤证不孤,必须对证据的客观性、真实性进行核实印证,对证据产生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进行核实,以保证证据产生的合理性。同时,对证据的证明内容进行核实,使其与相关证据互证互存,保证证据的客观和真实。此外,还要对证据疑点进行核实,保证证据的排他性,从而使孤证成为集束化组证,增强其指控能力和证明力。

3.人证补强

人证补强实际上是对证人证言的佐证。证人证言是一种主观感知证据,其准确性弱、可变性强,一直是庭审质证的重点。为了确保证人证言的可信度,必须由相关证据支撑才能被采信。在实践中,应注意要有证据证明证人知悉案件有关情况,以巩固证人证言的关联性。同时,要以不同形式的证明方式固定其证明内容,防止事后翻证,以巩固证人证言的证明力。通过证据补强,可以防止翻证、纠错证和补漏证,确保证人证言经得起庭审质证。

加大对其他类犯罪主体的侦查力度

渎职罪的主体不仅限于国家机关正式工作人员,根据法律规定,还包括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等。尽管法律对渎职罪的主体进行了扩大解释,但在实践中,由于各行政机关部门多、分类细、人员杂,检察机关掌握的授权组织、委托组织、授权人员信息有限,再加上对各行政机关内部的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工作地点没有建立完整的信息数据库,使得案件的侦查对象主要集中在正式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范围。因此,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其他类渎职主体的侦查力度,填补监督空白。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定罪免刑与玩忽职守罪

    定罪免刑在刑法理论中的适用条件,特别是在玩忽职守罪中的应用。犯罪情节的界定上,主要存在实质标准说、形式标准说和综合标准说三种判断标准,其中以法定刑为标准的形式标准说具有较大的合理性和操作性。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玩忽职守罪的定义和刑罚。

  • 滥用职权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滥用职权行为不构成犯罪行为,而是属于结果犯,涉及滥用职权罪与渎职罪中的罪名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对于滥用职权行为导致的重大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应依法认定为犯罪行为,并给出了具体的认定标准。

  • 渎职罪的定义和要素

    渎职罪的定义、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渎职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妨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行为。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公务的人员。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

  • 渎职罪金额怎么量刑

    渎职罪的量刑问题。渎职罪的量刑不仅考虑贪污金额,还包括犯罪细节、结果、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所有因素,保证量刑公平合法。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罪名,法官会综合考虑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公正判决。

  • 失职渎职罪怎么判
  • 滥用职权罪案件性质怎么判
  • 毁灭证据罪从犯怎么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