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失武器装备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根据刑法第441条
遗失武器装备罪是指军人遗失武器装备,不及时报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凡涉嫌遗失武器装备不及时报告或者有以上其他严重情节的,应予立案。
“遗失”,是指在武器装备的操作、利用、维护、修理、保养、运送等过程中,因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而造成武器装备丢失。“不及时报告”,,因而丧失追查、寻找武器装备的机会。“其他严重情节”,是指遗失武器装备严重影响军队战备、作战、锻炼、戒严、抢险救灾、处理突发事件等重大使命的;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编造虚假情况棍骗首长、上级或者移祸于人的;遗失的武器装备被敌人或者境外机构、组织和人员利用,造成恶劣影响的;遗失武器装备数量多、价值高的;战时遗失的。
遗失武器装备罪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武器装备的使用制度。武器装备是我军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的主要工具,是军队战斗力的主要物质基础。为了使武器装备正常地发挥效能必须建立相应的武器装备制度。遗失武器装备的犯罪行为,破坏了武器装备的使用秩序,直接侵害了武器装备的使用制度,妨碍了武器装备正常地发挥效能。
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各种武器装备。武器装备是指部队用于实施和保障作战行动的武器、武器系统和军事技术装备,通常包括冷兵器、枪械、火炮、火箭、导弹、弹药、爆破器材、坦克及其他装甲战斗车辆、作战飞机、战斗舰艇、鱼雷、水雷、生物武器、化学武器、核武器;通信指挥器材、侦察探测器材、军用测绘器材、气象保障器材、雷达、电子对抗装备、情报处理设备、军用电子计算机、野战工程机械、渡河器材、伪装器材、三防装备、辅助飞机、勤务舰艇、军用车辆等。
聚众扰乱军事管理区秩序罪的认定标准,包括区分本罪与非罪的界限和区分本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构成此罪需满足行为、客体、罪责和罪量四个要素,其中包括故意实施扰乱行为、侵犯军事管理区秩序、情节严重且造成损失等条件。
人民检察院对非法拘禁犯罪的立案侦查情况。检察院在诉讼活动中实施法律监督,对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等侵犯公民权利的犯罪行为有权立案侦查。不同情节的非法拘禁罪有不同的处罚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下的非法拘禁罪将从重处罚。
违令作战消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行主要指向军人因畏惧战斗、贪生怕死而违抗命令、临阵畏缩、作战消极的行为。严重违反军人职责,影响部队完成作战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指挥人员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其他严重情节”,是指遗失的武器装备被敌人或境外的机构、组织和人员利用,造成恶劣影响的;遗失的武器装备因未能及时报告而流散社会或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作案,造成严重后果的;丢失的武器装备数量多、价值高,或因其丢失而泄露军事秘密造成严重后果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