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侵犯他人身体健康权,即侵害他人的自然人权利,该权利包括保持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需要注意的是,该罪行侵害的是他人的身体权。
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对于致轻微伤以下的故意伤害罪,如果伤情接近轻微伤、社会影响不大、被害人有过错或被告人已全额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可以判处拘役或管制刑。
对于致轻伤的故意伤害罪,如果伤情接近轻微伤,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伤情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伤情接近重伤,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对于致人重伤尚未达到残疾标准或伤情与轻伤标准接近的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如果造成被害人10级残疾,判处有期徒刑四年,每增加一级残疾等次,刑期增加一年。
对于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被害人6级残疾的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每增加一级残疾等次,刑期增加一年。如果致人死亡,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对刑期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对于伤害多人的情况,根据伤情的轻重程度递增刑期;对于使用管制刀具或在聚众斗殴中故意伤害他人的情况,从重10%;对于伤害老人、儿童、残疾人或怀孕妇女的情况,从重5%;对于邻里纠纷或婚姻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的情况,从轻10%。
除非同时具备两个以上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并且不具备未作赔偿、致2人以上重伤或多人轻伤、曾被治安处罚2次以上的情形,否则不适用缓刑。
故意伤害罪的法律依据包括刑法第238条、第247条、第248条、第289条、第292条、第333条等规定。这些规定属于拟制规定,而非注意规定。
关于领导受贿员工法律责任的各种情境和规定。文章详细阐述了单位受贿罪、个人受贿罪的量刑标准和处罚规定,同时讨论了国家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公司企业工作人员以及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受贿方面的法律责任。对于不同职务和身份的人员,根据其所涉及的受贿
中国刑法第128条关于枪支管理的规定。该条款明确了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并对不同情节进行了详细划分。此外,还介绍了非法持有枪支、私藏弹药的具体情况以及非法出借枪支的刑罚和其他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的处罚。
主犯的刑事责任原则,包括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和其他主犯的刑事责任原则。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其他主犯则按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进行处罚。对主犯的处罚,刑法规定应从重打击,并在执行过程中对其减刑、假释作从严掌握。在追究刑事责
在我国刑事拘留37天后是否会在个人案底中留下记录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拘留只是一种强制措施,只有被判有罪才会产生犯罪记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拘留的程序,包括拘留申请、执行拘留、通知家属以及拘留处理结束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