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 > 疑罪从无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疑罪从无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时间:2024-07-24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6180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知道有很多人对疑罪稍有陌生,可判断这是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由于某种情况洗脱了嫌疑罪名。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导致罪名洗脱。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有关疑罪从无的法律规定。

疑罪从无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起诉决定的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疑罪从无的概念

疑罪从无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无罪推定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是指在未经依法判决有罪之前,任何人应被视为无罪。除此之外,无罪推定还包括被告人不负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被告人提供证明有利于自己的证据是行使辩护权的行为,不能因为被告人没有或不能证明自己无罪而认定被告人有罪。

无罪推定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通行的重要原则,也是国际公约确认和保护的基本人权之一。

疑罪从无原则

疑罪从无原则是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个派生标准。在现有证据既不能证明被追诉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也不能完全排除被追诉被告人实施了被追诉犯罪行为的嫌疑的情况下,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从诉讼程序和法律上推定被追诉被告人无罪,从而终结诉讼的行为的法律原则。

确立意义

无罪推定

无罪推定原则的确认有助于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问题,保障其以辩护权为核心的诉讼权利,并充分发挥辩护制度的作用。此外,无罪推定原则有助于明确证明责任的合理分配和解决疑难案件,同时在国际人权斗争中争取主动权。

疑罪从无

疑罪从无作为无罪推定原则的一项具体内容,其意义在于:在无法证明被告人有罪,也无法证明被告人无罪的情况下,推定被告人无罪。从确立无罪推定到向疑罪从无靠近,体现了司法的进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领导受贿员工的法律责任

    关于领导受贿员工法律责任的各种情境和规定。文章详细阐述了单位受贿罪、个人受贿罪的量刑标准和处罚规定,同时讨论了国家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公司企业工作人员以及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受贿方面的法律责任。对于不同职务和身份的人员,根据其所涉及的受贿

  • 我国刑法第128条明确规定

    中国刑法第128条关于枪支管理的规定。该条款明确了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并对不同情节进行了详细划分。此外,还介绍了非法持有枪支、私藏弹药的具体情况以及非法出借枪支的刑罚和其他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的处罚。

  • 主犯的一般刑事责任原则的涵义

    主犯的刑事责任原则,包括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和其他主犯的刑事责任原则。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其他主犯则按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进行处罚。对主犯的处罚,刑法规定应从重打击,并在执行过程中对其减刑、假释作从严掌握。在追究刑事责

  • 刑拘37天是否有案底

    在我国刑事拘留37天后是否会在个人案底中留下记录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拘留只是一种强制措施,只有被判有罪才会产生犯罪记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拘留的程序,包括拘留申请、执行拘留、通知家属以及拘留处理结束后的结果。

  • 一、长春盗窃不足500元的处罚
  • 网上被骗报案了,警察能追回被骗金额吗?
  •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是什么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