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 > 为他人偷越国(边)境提供介绍帮助的是否构成犯罪

为他人偷越国(边)境提供介绍帮助的是否构成犯罪

时间:2024-08-16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6261
进出我国国境边境的,需要经过海关的批准,如果没有经过海关的批准,可能会构成偷越国境边境罪,如果有组织有预谋偷越的,对组织者追究刑事责任,那么为他人偷越国(边)境提供介绍帮助的是否构成犯罪?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为他人偷越国(边)境提供介绍帮助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他人偷越国境边境提供介绍帮助的行为将构成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属于组织行为之一。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构成要件

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领导、策划、指挥他人偷越国(边)境或者在首要分子指挥下,实施拉拢、引诱、介绍他人偷越国(边)境等行为,将构成刑法第三百一十八条规定的“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

“人数众多”的界定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八条第(二)项和第三百二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所谓“人数众多”一般指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的人数在十人以上。

偷越国境罪与叛逃罪的区别

犯罪主体的不同

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而叛逃罪的犯罪主体则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国家机关内的非从事公务的人员。

犯罪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

偷越国(边)境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偷越国(边)境的行为是违法的,会对国家对国(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造成破坏,但仍然希望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而叛逃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是,行为人明知自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应叛逃,但仍然故意为之。

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不同

偷越国(边)境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的行为。叛逃罪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内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犯罪客体的不同

偷越国(边)境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国(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而叛逃罪侵犯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

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罪与走私罪的区别

这两罪在客体和客观方面存在区别。首先,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国(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而走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其走私的对象是指国家禁止、限制进出口的任何物品。其次,两者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前者是非法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而后者则是非法携带、运输国家禁止、限制进出口的物品进出国(边)境。然而,司法实践中存在以走私为目的,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行为。对于这种情况,根据本法关于牵连犯的处罚原则,应将其视为重罪进行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案件结案的签字机关和代理人

    刑事案件结案的签字机关和代理人问题,以及刑事案件办案流程和开庭程序。案件结案需由结案机关、司法部门和当事人签字生效,法定代理人可代无法认证的当事人签字。办案流程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开庭程序包括询问核定身份、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

  • 夫妻打架的法律处理方式

    夫妻打架的法律处理方式。对于轻微伤,公安机关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打人者进行处罚,并承担受害人的相关费用。对于轻伤,公安机关应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多方面的费用。夫妻打架报警后,警察应依法处理,受害人可以向相关单

  •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

  • 我国强制猥亵罪的刑罚

    我国强制猥亵罪的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强制猥亵妇女一般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聚众或在公共场所犯罪、情节恶劣者,刑期更长。猥亵儿童会从重处罚。强制猥亵、侮辱行为需使用强制手段,包括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且目的是为了顺利实施猥亵或

  • 偷窥、偷拍行为的法律处罚
  • 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
  •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法律解析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