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邪教的标准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明确了邪 教的定义: 刑法第三百条中的“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邪 教十大特征:鼓吹入了“教”能治病、能消灾避难的;宣传“世界末日”就要到了,只有加入他们的组织才能得救的;说传统宗教过时了,要信新“神”的;非法聚会时鬼鬼祟祟、乱喊乱叫、乱唱乱跳的;让人们用骗人的手段诱使他人加入的;加入后不让退会的;以“神”的名义煽动成员对抗政府的;把社会、政府、普通老百姓当成“魔”的;打着宗教、科学的幌子编造歪理邪说的;不择手段地骗敛钱财的;建立地下组织、进行非法活动的,通常是邪教。
目前,我国认定和明确的邪教组织有14种。其中,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明确的有7种,公安部认定和明确的有7种。这14种邪教组织中,包括全能神教在内的呼喊派等派系。
邪教犯罪的特征
(一)犯罪形式的多样性
根据我国《刑法》300条和《解释》,邪教犯罪的形式主要表现为:(1)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2)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致人死亡罪;(3)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4)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奸淫妇女罪和奸淫幼女罪;(5)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诈骗罪;(6)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分裂国家罪;(7)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颠覆国家罪。
(二)犯罪极强的组织性
教徒在邪教组织成功的精神控制下,有其极强组织纪律性。对组织忠心耿耿、惟命是从,为了实现犯罪目的不惜牺牲生命这是邪教犯罪的典型特性。
(三)反社会的宗教欺骗性
任何犯罪都具有反社会性,但邪教组织的反社会犯罪往往披着宗教外衣,宣扬神秘主义,散布迷信,反对科学。
(四)蔓延速度的快速性
由于邪教组织的教义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与鼓动性,它能很快渗透进人们的内心,使接触邪教的人经常不由自主就被其所吸引,自愿受其控制。
(五)犯罪手段的极度残忍性
邪教的本性注定邪教犯罪的狂热、残忍和毁灭性的破坏,他们不惜以牺牲信徒的生命作为政治赌注。
关于领导受贿员工法律责任的各种情境和规定。文章详细阐述了单位受贿罪、个人受贿罪的量刑标准和处罚规定,同时讨论了国家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公司企业工作人员以及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受贿方面的法律责任。对于不同职务和身份的人员,根据其所涉及的受贿
中国刑法第128条关于枪支管理的规定。该条款明确了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并对不同情节进行了详细划分。此外,还介绍了非法持有枪支、私藏弹药的具体情况以及非法出借枪支的刑罚和其他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的处罚。
主犯的刑事责任原则,包括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和其他主犯的刑事责任原则。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其他主犯则按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进行处罚。对主犯的处罚,刑法规定应从重打击,并在执行过程中对其减刑、假释作从严掌握。在追究刑事责
在我国刑事拘留37天后是否会在个人案底中留下记录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拘留只是一种强制措施,只有被判有罪才会产生犯罪记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拘留的程序,包括拘留申请、执行拘留、通知家属以及拘留处理结束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