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情节严重的情形
时间:2024-12-26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生活中考试作弊是严重违反考试规定的行为,而在国家组织的考试中有作弊情形的,是有可能构成犯罪的,如组织考试作弊罪等,那么法律规定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情节严重有什么情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法律规定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情节严重的情形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情节严重的情形包括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等。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情节严重的情形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 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
- 导致考试推迟、取消或者启用备用试题;
- 考试工作人员组织考试作弊;
- 组织考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弊;
- 多次组织考试作弊;
- 组织三十人次以上作弊;
- 提供作弊器材五十件以上;
- 违法所得三十万元以上;
-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组织考试作弊罪中止标准
要认定组织考试作弊罪的中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定:
- 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有能力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愿选择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首先,行为人必须明确意识到自己有能力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是行为人自愿做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无条件和彻底的,而不是部分、有条件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可以是害怕受到刑罚惩罚,也可以是他人劝说改变原来的犯罪意图,亦或是良心发现,悔过自新,或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而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犯罪中止的主观原因并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
- 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首先,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行为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其次,中止行为可以以行为形式实施,也可以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第三,中止犯罪的成立条件是不发生犯罪结果,而这种结果是行为人主观追求和行为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 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这里的犯罪过程包括预备犯罪的过程、实施犯罪的过程以及犯罪结果发生的过程。不在这些过程中实施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行为。
- 犯罪中止必须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的发生。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明确了其主体范围及犯罪行为特征。犯罪行为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刑罚。在界定主体范围时,需注意不仅限于企业职工的范畴,还包括其他相关人员。同时,在适用法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
单位分钱是否构成贪污罪?
贪污罪的历史背景、我国新刑法对贪污罪主体的规定以及单位分钱是否构成贪污罪的问题。根据新刑法规定,贪污罪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等。单位分钱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构成贪污罪,但通常只有单位中的公务人员才可能涉及
-
服刑期间的生活费问题
服刑期间的生活费问题,指出服刑人员无需缴纳生活费,并详细阐述了监狱为服刑人员制定的生活规范,包括起床、个人卫生、着装、卫生清洁、餐饮、集体行进等方面的规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服刑人员的健康问题和与警官的沟通方式,以及劳动规范,如参加劳动、遵守劳动纪律
-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详细阐述了违法行为的界定、定罪处罚、破坏性采矿罪的界定及其定罪处罚等内容。同时,对于鉴定和认定破坏性的开采方法以及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数额进行了规定。对于多次违法行为的处理、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地区标准的确定也进行了明确的说明
-
公司是否能起诉职务侵占行为
-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标准的解析
-
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规制云盘涉黄行为,1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