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完全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时,应负相对的刑事责任。而对于14周岁至16周岁的人未犯上述罪行的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
不满14周岁的人,无论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实施犯罪时的年龄,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过了周岁生日后的第二天起,为已满周岁。
对于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予刑事处罚的情况,可以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并在必要时由政府进行收容教养。
如果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无法确定犯罪时的年龄,而这一点又关系到是否追究刑事责任和判处何种刑罚的公诉案件,应当退回检察院进行补充侦查。
对于在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人以及在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及死缓。但如果其犯罪手段特别残忍导致他人死亡,则除外。
已满75周岁故意犯罪的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人,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在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如果其犯罪手段特别残忍导致他人死亡,则除外。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持有毒品数量较大将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根据不同数量将面临不同的刑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客体、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行为人明知持有国家禁
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时间及相关种类。若行政处罚在法定期限内未执行,行政机关可在三个月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以及行政拘留等种类。
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定义与要件。该罪行侵犯的是社会公共秩序,扰乱、冲击或以其他方法破坏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造成公共秩序混乱的行为都属于此罪行范畴。其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故意。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量刑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我国强奸罪中确实不包括强行与男性发生性关系。司法实践中对于男性被强奸也不会以强奸罪定罪判刑,通过会构成猥亵罪或者是侮辱罪,而且是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修改刑法第237条强制猥亵妇女、儿童罪条款后才有的,这一修正案将猥亵妇女改为了猥亵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