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拘传 > 强制传唤与滥用职权的关系

强制传唤与滥用职权的关系

时间:2020-05-25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7335
强制传唤在很多公安机关或者法院可能会经常看见那么,强制传唤相比其他传唤方式,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其具有强制性。强制传唤在有时候是滥用职权的表现,不具有强制传唤条件还进行。那么强制传唤与滥用职权的关系?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强制传唤与滥用职权的关系

强制传唤相比其他传唤方式,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其具有强制性。强制传唤在有时候是滥用职权的表现,不具有强制传唤条件还进行。

人民警察在强制传唤嫌疑人的时候怎么强制,西方国家的警察语言警告具有绝对的强制力,你必须听警察的口令做动作,否则警察有击毙你的权利,而太原事件,当事方不但拒绝警察的强制传唤,还围攻殴打警察。这时警察该如何强制传唤?动手了,变成警察打人,就是今天的下场,滥用职权被逮捕。不动手,人民警察的职责谁来履行,谁来执法。在警校里我们学的是擒拿格斗,学的不是推拿按摩,阅警的时候我们喊的是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喊的不是为你服务,谢谢惠顾。“警察打人”有错吗?警察不是就是打人的吗?但我们打的是坏人。中国人在外被警察打的事情多了,哪一个胜诉了。请人大和高法告诉我们基层警察,当违法嫌疑人现场拒绝警察传唤并且反抗的时候怎么办,是放他走,还是武力控制,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是不是严重后果的就构成滥用职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第二款: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有下列情形的,公安机关及执法民警应承担相应责任:

1、公安机关对不符合强制传唤条件的人实施强制传唤措施的;

2、公安机关违反法定权限、程序实施强制传唤措施的;

3、因违法实施强制传唤措施,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失的;

4、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在实施强制传唤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

5、在行使强制传唤措施过程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6、未按裁量权规定,滥用裁量权的;

7、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失并依法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

8、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第四十四条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派出所或者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

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以及法律规定可以强制传唤的其他违法行为人,可以强制传唤。强制传唤时,可以依法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第三十六条接到协查通报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布置堵截或者排查。发现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嫌疑车辆的,应当予以扣留,依法传唤交通肇事逃逸人或者与协查通报相符的嫌疑人,并及时将有关情况通知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前往办理移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传唤证必须当面送达吗

    传唤证是否必须当面送达,以及传讯、传唤和拘传的区别。传唤不具有强制性,不属于强制措施,目的是使诉讼程序按计划进行,弄清案情。传唤须用传票,载明相关信息并依法送达。拘传具有强制性,适用于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及现行犯。传讯与传唤在司法实践中基本通用,但二者

  • 拘传时间的限制

    拘传时间的限制以及适用条件。拘传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计时始于犯罪嫌疑人到案时刻。拘传的对象需要是自然人等并被传唤两次,无抗拒的特殊情况不能适用拘传措施。当被执行人不出庭且经过批评教育后仍不主动到庭时,可采取强制措施拘传到庭。

  • 渎职罪的定义和要素

    渎职罪的定义、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渎职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妨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行为。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公务的人员。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2号公布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新规定,旨在规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的程序,保护消费者权益。规定包括管辖范围、处理程序、投诉形式、调解方式等,并强调工作人员不得滥用职权。同时废止了之前的两个相关办法。

  • 村委会套取国家补贴是否认定为渎职犯罪损失
  • 被告重作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情形
  • 食品监管渎职罪怎样量刑处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