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核算 > 公款不入账并使用但随时有能力归还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

公款不入账并使用但随时有能力归还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

时间:2024-06-30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741
公款是集体利益,每一笔公款都是需要公开透明的,如何进帐,如何出去,都是需要记录在账本里面。有的人可能会利用职务之便,将公款据为己有,这是一种侵害集体利益的行为,达到法定数额的,会构成犯罪。那么,公款不入账并使用但随时有能力归还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区别

一、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款挪为个人使用,从事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并从事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从表面上看,被告人私自保管的公款虽然没有入账,但有单位个别领导和其他证人知道被告人保管的该笔款项。尽管被告人有个人使用的行为,但并没有隐瞒、掩盖其保管的公款的行为。一查一问便可以知道公款在被告人手上,似乎应以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事实上,作为公款就必须入账,这是财经制度的基本要求。即使是单位的“小金库”,也必须有相应的备查账目来反应。否则,根据行为人不入账且有使用的行为方式,可以推定行为人存在贪污的主观故意,不能因为有能力归还而否定其占为己有的主观故意。

二、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区别

(一)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

挪用公款罪是为了临时“使用”而暂时占有公款,准备将来归还;贪污罪则是为了将公款永远归己而占有公款,不准备归还。

(二)行为方式不同

挪用公款在本质上属于非法借用,因此总是在账面、他人面前留有“挪用”的痕迹,甚至留下借条、没有平帐,一查一问便可以知道公款被行为人挪用。而贪污罪则必然不择手段地隐瞒、掩盖其侵吞、窃取、骗取公款的行为。因此,很难发现公款已被侵占,即使因怀疑而追查,也很难弄清该公款已被他人非法占有。因为行为人已经涂改或者销毁了帐薄,以假货、次货填补了自己侵吞的货物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咨询合同的印花税问题

    法律咨询合同的印花税问题。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法律咨询合同不在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内,因此无需为法律咨询合同支付额外的印花税。当事人在签订法律咨询合同时,无需考虑印花税的支付问题。

  • 提高案件结案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法院系统为提高案件结案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所采取的措施。通过发放债权凭证的方式结案,确立再申请执行制度,并督促被执行人及时履行债务,以保护当事人权益。浙江法院系统实践债权凭证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 被收购公司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

    被收购公司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按评估价格冲减固定资产,购买法下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及资产差异的来源。文章还通过A公司与B公司的案例,详细说明了会计处理的步骤。折旧的会计处理在并购企业的固定资产处理中非常重要,需参考平时的折旧做账经验,但又不完全

  • 如何认定逃避追缴欠税行为

    如何认定逃避追缴欠税行为。首先确认欠税事实的存在,要考虑是否超过法定期限及欠税原因。其次,要看行为人是否有实际的逃避行为,如转移财产和隐匿财产。最后,犯罪目的是导致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税。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即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

  •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和刑罚
  • 资产负债管理的构成
  • 房贷批了后多久放款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