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逮捕 > 审查逮捕时必须有的证据

审查逮捕时必须有的证据

时间:2024-12-20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8604
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人民检察院负责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工作,审查逮捕要有相应的证据。那么审查逮捕时必须有的证据,关于审查逮捕证据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审查逮捕证据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拘捕的合法依据

(一)证明违法主体资格的依据

针对青少年违法案件,需要提供违法嫌疑人的出生证明,以确定其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对于卷宗中有反映疑犯可能患有精神病的情况,需要提供相关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来确定其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对于职务违法等特殊主体的违法案件,如贪污、渎职等案件,需要提供相关的职务录用、注册、工作分工等证据来证明;对于单位违法的情况,需要提供工商注册、社团注册以及规章制度、会议记录等依据来证明;强奸罪的违法主体通常是男性违法嫌疑人,女性违法嫌疑人只有在共同违法的情况下才能构成强奸案的违法主体,因此需要提供共同违法的证据才能批准拘捕女性违法嫌疑人。

(二)证明违法的客观方面的依据

1、以损害结果作为犯罪主要依据的案件,在进行拘捕时需要提供相关依据。例如,不同程度的伤害涉及到嫌疑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以及重伤、轻伤的区别,还涉及到案件管辖的问题,因为轻伤一般归于自诉范围。因此,伤害案件需要提供法医鉴定报告或医疗判定等证据来证明伤情。而以数量大小区分罪与非罪或重罪与轻罪的案件在我国刑法规定中很多,如盗窃、诈骗、抢夺、走私、逃税等违法行为,检查这类案件时,需要提供相应的数据依据来证明。

2、以损害对象作为犯罪主要依据的案件,例如遗弃罪,需要提供被遗弃者是年迈、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的证据;泄露国家机密的违法行为,需要提供证明被泄露的是国家机密,以及属于何种级别机密的依据;非法收购、贩卖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需要提供能证明被收购、贩卖的是何种动物以及其珍贵、濒危程度的依据。

二、拘捕的法律程序如何进行

拘捕作为剥夺人身自由的严厉强制措施,在适用时需要遵守一定的法律程序:

1、拘捕证的要求

公安机关在执行拘捕时,首先需要拥有拘捕证。公安机关在接到人民检察院的批准拘捕决定书、决定拘捕通知书或者人民法院的拘捕犯罪决定书后,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拘捕证。

2、出示拘捕证和使用戒具

执行拘捕时,需要向被拘捕人出示拘捕证。执行拘捕的人员对于抗拒拘捕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使用戒具。

3、告知被拘捕人的权利

公安机关在拘捕后,除非有妨碍侦办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况,应在24小时内告知被拘捕人的家属或者所在单位拘捕的原因和拘押的地点。

4、讯问和释放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拘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拘捕的人,都需要在拘捕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捕的情况下,需要立即释放被拘捕人并发给释放证明。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处理刑事拘留37天证据不足的方法

    刑事拘留37天证据不足的处理方法。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证据不足的情况,应立即释放被拘留人或者提请审查批准。同时,根据案件情况可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措施,期限有明确规定。对于有犯罪事实并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根据逮捕必要性依法逮

  • 强奸罪立案阶段是否可以取保候审

    强奸罪在立案阶段是否可以取保候审的问题。根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若符合一定条件,如罪行较轻、有严重疾病、缺乏证据等,可以取保候审。此外,强奸罪的追诉期限根据不同刑罚有所不同,存在追溯时效。被害人应及时报警,以便行使追诉权。

  • 逮捕的认定及可能判处有期徒刑的条件

    逮捕的认定条件及可能判处有期徒刑的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逮捕必须同时满足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以及采取取保候审等方法无法防止社会危险性三个条件。被逮捕的人可能会被判刑,建议委托律师进行法律辩护。

  • 逮捕通知书家属未收到的解决方法

    逮捕通知书家属未收到的解决方法。公安机关应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内通知家属,除非存在无法通知的情形,如犯罪嫌疑人信息不真实、无家属或无法取得联系等。一旦这些情形消除,公安机关应立即通知家属。对于监视居住的情况也一样。如家属未收到通知,应在相关通知书中注明

  • 刑事犯罪认定对证据的要求是如何的
  • 国有控股公司中层干部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怎样认定
  • 哪些证据属于非法证据排除对象?谁可以提出排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