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羁押 > 犯罪嫌疑人换押的规定

犯罪嫌疑人换押的规定

时间:2024-07-26 浏览:6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8924

犯罪嫌疑人换押的法律规定

一、《关于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换押制度的通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要求,为了正确实施刑事诉讼法,及时、准确地打击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加强执法监督和制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现就看守所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换押问题通知如下:

(一)、换押手续的办理

对于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要依法变更刑事诉讼程序,都应当办理换押手续。具体情况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侦查终结后由人民检察院决定受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审查或者侦查终结后由人民法院决定受理的案件,以及人民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在移送交接时,移送机关应当填写《换押证》,并加盖公章随案移送;接收机关应当在《换押证》上注明承接时间,填写本诉讼阶段的法定办案起止期限,加盖公章后及时送达看守所。看守所凭《换押证》办理换押手续。

(二)、换押手续的要求

在看守所办理换押手续或者收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应当在接收机关或者送押机关的《提讯证》或者《提解证》上加盖公章,并注明法定办案起止期限。每次办理一份《提讯证》或者《提解证》,用完续办。

(三)、延长羁押期限的情况

如果依法延长、重新计算羁押期限,不需要办理换押手续,但办案机关应当及时将新的法定办案起止期限书面通知看守所,并按照上述规定重新办理《提讯证》或者《提解证》。对于在同一诉讼阶段内办案部门改变的情况,如刑事拘留转逮捕、案件改变管辖、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移送审查起诉部门、在法庭审判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建议补充侦查以及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的情况,不需要办理换押手续。但是改变后的办案机关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看守所,注明改变情况及新的法定办案起止期限,并按照上述规定重新办理《提讯证》或者《提解证》。

(四)、提讯、提解的要求

办案人员凭加盖看守所公章并注明法定办案起止期限的《提讯证》或者《提解证》和有效身份证明提讯、提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证明手续不全或者不符合规定,或者超过法定办案期限,看守所应当拒绝提讯、提解。

(五)、《换押证》的规定

《换押证》的式样由公安部统一制定。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如在执行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报告。

当前换押制度存在的问题

1. 换押期限规定与刑诉法不衔接,容易导致超期羁押

《通知》规定,对于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变更刑事诉讼程序的,都应当办理换押手续。然而,《通知》未对换押手续的时间作出明确规定和限制,只是在第一条的后半部分规定了接收机关在收到换押证后应当注明承接时间,并及时送达看守所。由于缺乏明确的换押时间规定,导致实际操作中办案机关、受案机关和看守所对换押时限的认定不一致。例如,检察机关在收到侦查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案件后,往往根据刑诉法规定的“人民检察院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将侦查机关随案移送的换押证三天之内连同告知书一同送交看守所换押,这样也便于节省时间、精力和诉讼成本。然而,根据刑诉法的规定,对于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如果侦查机关在逮捕后两个月的最后一天移送案件,检察机关当天没有换押,就会出现超期羁押的问题。

2. 换押手续繁琐,操作繁重

根据《通知》的规定,要完成一次换押手续,需要从原办案机关传递到接收机关,再从接收机关传递到看守所。换言之,三个单位都需要派人依次办理换押手续,操作起来非常繁琐。此外,换押的对象即犯罪嫌疑人以个体为单位,也就是说在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中,对每个犯罪嫌疑人都需要填写一式三联的换押证,而且从公安机关到检察院再到法院至少需要进行两次换押。如果中间有退补等情形,传递《换押证》的次数和环节就会更多。换押手续繁琐不仅让办案人员感到困扰,而且容易出错。

3. 变更办案程序后未能及时告知或通知

《通知》规定,对于在同一诉讼阶段内办案部门改变的情况,如刑事拘留转逮捕、案件改变管辖、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移送审查起诉部门、在法庭审判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建议补充侦查以及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的情况,不需要办理换押手续。但是改变后的办案机关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看守所,注明改变情况及新的法定办案起止期限。然而,在实践中,一些案件承办单位虽然对换押制度执行得比较及时,但对于不需要办理换押手续但需要书面通知看守所的规定,却未能认真执行,导致看守所不能及时、全面了解犯罪嫌疑人的羁押动态。例如,对于由改变后的办案机关及时书面通知看守所的改变管辖的案件,由于时间、人员、交通等条件的限制,受案机关往往不能及时告知不在同一地区的看守所,有的受案机关只在案件承办人到移送机关所在地看守所提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顺带告知移送单位所在地的看守所,有的甚至不告知,这些情况容易导致超期羁押的发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羁押期限与刑期的折抵关系

    刑法中关于羁押期限与刑期折抵的关系。羁押期限可折抵刑期,仅限于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羁押期限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具体折抵规定为管制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两日,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在特定情况下,如发现另有重要罪行等,羁押期限

  •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的规定

    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的相关规定。对于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检察院批准延长1个月。特定类型案件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案件,可以再延长2个月。公安机关应在羁押期限届满前提出延长羁押期限的要求。特别重大复杂案件由最高

  • 解除程序的简化与逻辑性的不足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种刑事强制措施,指出在变更强制措施时存在的解除程序的复杂性和逻辑性问题。文章强调,对于取保候审和其他强制措施的变更,不应有特殊规定导致解除程序的差异。文章认为,当前的规定缺乏必要的法定条件和理论基础,应统一规定强制措施的变更方式

  • 逮捕后超期羁押的处理方式

    逮捕后超期羁押的处理方式。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超期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相关人员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司法机关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 羁押超过一年不诉怎么办
  • 刑事案件立案后律师介入案件的法律规定
  • 侦查中的羁押期限及其种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