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羁押 > 变更强制措施彰显宽严相济

变更强制措施彰显宽严相济

时间:2020-05-25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9081
近日,威海市检察机关做出了一系列探索,创新了三项机制,通过在审查起诉环节变更强制措施,最大限度的维护了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今年以来,威海市检察机关共在审查起诉环节变更强制措施14件15人,发挥了宽严相济政策在处理轻微刑事案件的办案实效。

“快速审查”机制

从公诉部门受理移诉案件之日起,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必须在5日内提出强制措施审查意见,检察机关必须在7日内作出审查决定,确保变更强制措施目的的实现。

在刑事检察工作中,追诉漏犯、漏罪等工作意在使漏网之鱼得到法律追究,得到应有的惩罚,这体现出刑罚从严的一面。对于积极认罪、可能判处有期徒刑缓刑以下刑罚、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情形的犯罪嫌疑人依法变更强制措施,恰恰是体现刑罚从宽的一面。两者兼顾是宽严相济政策的内在要求,能够达到公正与效益相统一、化解社会矛盾的目的。

“特别调查”机制

对特殊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者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在做出变更强制措施决定前,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应当到其所在的村(居)委会、单位或学校进行特别的品行调查,并形成报告,以此作为是否变更的依据。

采取取保候审必须符合严格的条件,对于那些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案件中的犯罪分子,尤其是那些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多次作案的,坚决不能放之任之,否则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将无法得以保障,这是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对于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检察机关理应及时变更强制措施,这是依法办案原则的内在要求,也是审查起诉部门职能的重要体现。

“回访联系”机制

案件办结后,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必须对变更强制措施的当事人进行回访联系,了解其事后表现,建立回访档案,随时了解思想动态,督促早曰回归社会。从回访的情况看,及时变更强制措施,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认罪服法,促进了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

对于一些邻里之间、同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轻伤害案件、偶发的一次盗窃案件等,在当事人之间达成和解协议、退赔经济损失后,并能够认罪悔罪,检察机关及时变更强制措施,有利于督促犯罪嫌疑人回归社会,减少社会对抗,化解社会矛盾。

威海市检察院公诉处长孟-莲说:“威海市每年有约三分之一被采取逮捕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在判决时被宣告缓刑,作为审查起诉部门,我们办案时不能单纯着重于打击、倾向于惩罚,而应当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注重人权保护,体现检察机关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逮捕关押时间多久请律师有用?有用。

    逮捕关押期间请律师的作用。律师可以了解当事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情况,有针对性地准备辩护方案和应对措施;会见当事人并提供法律帮助,帮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权利和提供法律建议;代理申诉、控告权利,监督侦查机关依法办案;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保障当事人的合

  • 被判缓刑后的强制措施变更程序

    被判缓刑后的强制措施变更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缓刑的宣告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包括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同时,在特定情况下需要变更强制措施,如判决尚未生效、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过长等。法院、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应

  • 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及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及法律依据。适用时应贯彻必要性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案件需要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人情况等。强制措施的变更、解除或撤销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原则进行。对于同一犯罪嫌疑人,不同公安司法机关可以依法先后

  • 超期羁押要求变更强制措施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执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针对已经逮捕的被告人,在特定情形下可以变更强制措施。这些情况包括患有严重疾病、案件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审结以及正在怀孕或哺乳期的妇女。同时,文章还阐述了被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遵守的规定,以及

  • 犯罪嫌疑人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内容
  • 取保候审申请书提交后多久能有答复
  • 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完善与公民权利保障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