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的分类是指根据证据本身的各种特征,从不同角度在学理上对证据所作的不同归类。
直接证据是指可以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直接证据不需要经过推理过程,就可以直观地说明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是否发生以及是否是正在被追诉的人实施的。例如,证人某甲目睹某乙持刀杀死某丙的证言,或者某乙供述自己持刀杀人的口供,都属于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是指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例如,被害人的尸体只能证明发生杀人或者重伤致死的案件,但不能指明何人是凶犯,因此属于间接证据。
言词证据是指通过人的陈述,即以言词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等。
实物证据是指以物品的性质或外部形态、存在状况以及其内容表现证据价值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视听资料以及勘验、检查笔录等。
原始证据是指来自原始出处,即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也称为第一手材料。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
不能忽视传来证据的作用。
有罪证据是指可以肯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以及可以证明犯罪行为轻重情节的证据。
无罪证据是指可以证明犯罪事实不存在,或否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
刑事证据包括以下内容:
刑事证据规则是规范证据的收集、审查、评价等诉讼证明活动的准则。大多数刑事证据规则都源于英美法系。
证据规则大体包括两类:
传闻证据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意见证据规则、最佳证据规则等。
关联性规则、补强证据规则等。
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其主要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的案件,以及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和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案件。技术侦查措施包括电子侦听、电话监听等秘密的专门技术手段,其主体、适用范围、程序与期限等已在相关法律中明
刑事证据审查判断方法,包括证据合法性和刑事证据类型。证据合法性主要解决证据资格问题,审查重点包括证据载体是否合法、取证主体是否适格以及取证方法和程序是否合法。刑事证据类型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八种,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根据。对于犯罪现场直
刑事案发后与嫌疑人的录音在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录音能否作为证据需考虑其与案件的关联性、取证的合法性等因素。若录音合法、关联性强且真实充分,可作为证据;若存在非法手段或关联不强,则可能被排除。
刑事证据的三个特征: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客观性和相关性表明了刑事证据的内容,合法性表明了刑事证据的形式。刑事证据的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以及勘验、检查笔录等。证据是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