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证据收集 > 刑事证据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

刑事证据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

时间:2024-02-25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9348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统一的刑事证据法典。那么什么是刑事证据?刑事证据有哪些种类和特征呢?刑事证据概念,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第1款的规定: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证据的种类及其一般特征

法定刑事证据的种类

根据法律规定,刑事证据可以分为以下七种:

  1. 物证、书证
  2. 证人证言
  3. 被害人陈述
  4.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5. 鉴定结论
  6. 勘验、检查笔录
  7. 视听资料

这些证据种类包含了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以及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不同种类的证据具有不同的证明力。原始证据的证明力大于传来证据,直接证据的证明力大于间接证据,物证和书证的证明力大于言词证据,无利害关系人证言的证明力大于利害关系人证言。

刑事证据的基本特征

刑事证据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1、证据的客观性

证据的客观性是指所有证据都是已经发生的案件事实的客观遗留和客观反映,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证据的客观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 证据具有自己存在的客观形式,并且可以被人们感知。
  • 证据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不受当事人和司法人员的意志改变。

证据的客观性要求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不具备客观真实性的证据应该被排除。在实践中,对于实物证据,可以通过审查是否为原件、原物或通过鉴定来辨别其真伪,判断其客观性;对于言词证据,主要通过审查其内容是否违反客观规律来判断其客观性,也可以通过鉴定、侦查实验、现场勘查或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等方法来判断证据的真实性。

2、证据的关联性

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是否有客观联系,以及证据是否能够对待证事实进行证明。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不同,决定了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据结构的层次性。证据的关联性要求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关,非关联性证据应当被排除。在实践中,与涉嫌犯罪的构成要件事实有关的证据、能够证明行为人涉嫌犯罪的具体行为过程的证据以及能够证明或排除犯罪嫌疑人辩解的证据都被认为是与案件事实关联的证据。

3、证据的合法性

证据的合法性是指提供证据、收集证据的主体资格,以及收集、固定证据的程序和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证据的合法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 证据必须由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以合法方式收集、固定和保全。
  • 证据必须具备法定形式。
  • 证据必须经过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证据的合法性要求证据的取得必须合法。例如,以刑讯逼供方式取得的犯罪嫌疑人供述、以暴力取证方式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以及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式取得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都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对于非法方法收集的物证、书证等实物证据,原则上应当进行合法转化,无法转化的应当根据限制排除的原则处理。

此外,一些事实无需再次证明,例如自然规律及定理、众所周知的事实、根据已知事实能推定的另一事实、已经依法证明的事实、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的事实以及其他不存在争执的公知事实。同时,一些证据不能单独作为定案证据,例如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适应的证言、与一方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或与一方当事人有不利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当事人不利的证言、难以识别是否经过修改的视听资料、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制件或复制品、经一方当事人或他人改动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材料以及其他不能单独作为定案证据的证据材料。

证据固定的概念及其生活中常见的方式

1、证据固定的概念

证据固定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根据诉讼参加人的请求或依职权采取措施,对证据进行固定和保护的制度。在起诉前,可以向公证机关提出申请,由公证机关采取保全措施。公证机关在当事人起诉后,将固定的证据移交给受诉人民法院审查。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进行证据固定。如果人民法院认为需要采取措施,应当通知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提起诉讼。

2、证据固定的方法

《刑事诉讼法》没有对证据固定的具体方法作出规定,实践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证据采取不同的方法:

  • 对于书证,应尽可能提取原件。如果提取原件存在困难,可以提取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等进行固定。
  • 对于物证,可以通过勘验笔录、拍照、录像、绘图、复制模型或保留原物的方法进行固定。
  • 对于视听资料,可以通过录像、录音磁带反映出现的形象或音响,或者利用电子计算机存储的资料进行固定。
  • 对于证人证言和当事人的陈述,可以采用笔录或录音的方式进行固定,并力求准确可靠。固定后的笔录应由当事人核对并盖章,正式附卷保存,不得损坏或未经批准销毁。
  • 对于年迈、重病、有死亡可能的证人,或即将出国的证人,应及时进行取证。
  • 对于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以及黄色书刊、淫秽图片等证据,应设有专人保管,以防泄露,避免造成失密或不良影响。

总之,证据固定要求保持证据的原样或原意,确保证据不变质、不损坏、不丢失,以充分发挥其证明效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

    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其主要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的案件,以及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和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案件。技术侦查措施包括电子侦听、电话监听等秘密的专门技术手段,其主体、适用范围、程序与期限等已在相关法律中明

  • 刑事案发后和嫌疑人录音的法律地位

    刑事案发后与嫌疑人的录音在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录音能否作为证据需考虑其与案件的关联性、取证的合法性等因素。若录音合法、关联性强且真实充分,可作为证据;若存在非法手段或关联不强,则可能被排除。

  • 轻微伤证据不足的处理方式

    轻微伤证据不足的处理方式。法院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若证据不足,将驳回起诉。人民检察院在特定情况下可对轻微伤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并解除相关财产限制。对于需要给予被不起诉人行政处罚等,人民检察院会提出意见并移送相关机关处理。

  • 刑事证据什么时候提交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法院要求在开庭前五日前提交证据,辩护人也可以在开庭时向法庭提交证据。辩护律师可以在会见和通信中了解案件情况,提供法律咨询,并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证据。在审判过程中,人民法院应在开庭十日前将起诉书副

  • 深入解析刑事证据审查报告的要点与流程
  • 信用卡欠款被起诉: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
  • 刑事证据的收集和审查和运用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