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义说,刑事非法证据之所以被认为不合法,是因为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主体、收集方法及证据的形式这三个方面中至少有一项是不合法的。因此,非法证据应包括以下类型:
1. 取得主体不合法的证据
取证主体违法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取证资格的人员不具备相应主体资格。根据我国传统证据法理论,只有法定司法人员才具有收集、获取证据的主体资格,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其他主体都不具备取证主体资格,所以他们获取的证据被视为非法证据,没有证据能力。二是本身具备取证主体资格,但因违背回避制度、管辖制度等规定取证而成为不合法主体。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参与调查取证的侦查、检察人员等本来是合法的取证权主体,但如果符合回避或无管辖权的条件,他们对该案件已经失去合法的调查取证权利,所以他们获取的证据是无效的。
证据形式不合法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所获证据不在《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的证据形式之内;二是所获证据在形式上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的特别要求。例如,作为证据的鉴定结论,如果没有鉴定人签字、盖章等,那么这个证据形式就是不合法的。
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取证方法违法主要存在两种情形:一是取证手段或取证程序违法,即以法律明确禁止的手段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所获取的证据。二是以“非法定侦查手段”取证,指的是侦查机关以法律未明文授权的侦查手段所获取的证据。这种情况下,虽然法律没有规定,但侦查机关仍然使用这些手段来获取证据。
犯罪嫌疑人供述排除的情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采取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手段获取的犯罪嫌疑人供述应当予以排除。同时,强调依法调查和收集证据的重要性,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无效,被处罚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刑讯逼供行为的法律责任。文章介绍了刑讯逼供的刑事责任和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刑法》中关于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的刑罚。此外,文章还阐述了刑讯逼供涉及的立案标准,包括多种形式的恶劣手段、造成的健康损害、导致死亡或精神失常等情形。最后强调了对刑讯逼供行为进行严
自动离职工资的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不辞而别造成损失需承担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权追究并要有损失证据。其次,单位应履行解除劳动关系的程序,避免风险。最后,用人单位应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工资,非法克扣或拖延支付需担责。在员工不辞而别的情况下
民间借贷纠纷诉讼的注意事项。起诉时需提供书面协议和其他证据,涉及刑事案件法院不予受理。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生效条件包括不同支付方式的生效时间和特定情况。此外,借款合同在特定情况下无效,如借款人从银行借款再高利转借他人或出借人明知资金用于非法用途等。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