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核算 > 对于债权凭证制度实施的不足具体有哪些

对于债权凭证制度实施的不足具体有哪些

时间:2024-03-06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969

债权凭证制度的不足之处

一、债权凭证的法律属性不明确,限制了其社会功能的发挥

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仲裁决定书、具有强执行力的公正债权文书、非诉讼的行政决定书等形式的文书才具有执行根据的效力,而并没有明确规定债权凭证的法律属性。这种模糊性不利于债权人自由转让债权。

二、债权凭证未能根本改变人们对法院出具“法律白条”的认知

在过去,很多人认为法院对执行案件中止执行就是开具“法律白条”。虽然现在债权凭证逐渐取代了执行中止,但由于债权凭证的规定限制了其转让和抵押的可能,使其无法作为有价证券流通使用,也无法转让。这导致债权只能通过再次申请执行来实现,使其久久不能实现,与中止执行一样被视为“法律白条”。

三、债权凭证的实施增加了法院的工作量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中止执行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并由执行人员进行合议和制作中止执行裁定书。而办理债权凭证同样需要进行上述程序,同时还需要做笔录、制作终结执行裁定书和填写繁琐的债权凭证。这增加了法院的工作量。

四、穷尽执行措施缺乏明确的标准,发放债权凭证缺乏有效的监督

债权凭证的发放是在穷尽各项措施后,债权无法或部分无法实现时进行的,但对于穷尽执行措施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这使得一些法院为了提高执结率,滥用债权凭证提供了空间。

五、债权凭证制度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债权凭证的设立本意是简化再次执行程序、保护债权人权益、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提高法院执行效率、及时解决案件、减轻中止案件的压力。然而,实际情况表明,债权凭证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本质上都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只能证明自己享有债权,并可以多次向法院申请执行,但与中止执行相比并没有太大区别,对于实体权利的最终实现并没有太大意义。债务人无财产可供执行,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也无法及时实现自己的权利,只能不定期等待,直到取得债务人有履行能力的相关证据,而这往往很难取得,导致债权的实现遥遥无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咨询合同的印花税问题

    法律咨询合同的印花税问题。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法律咨询合同不在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内,因此无需为法律咨询合同支付额外的印花税。当事人在签订法律咨询合同时,无需考虑印花税的支付问题。

  • 提高案件结案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法院为提高案件结案率所面临的压力,以及通过实施债权凭证制度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方法。发放债权凭证能够使法院集中资源处理易执结案件,保护当事人权益,并通过再申请执行制度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同时,该制度也能督促被执行人履行债务,保障当事人权益实现。这一制

  • 提高案件结案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法院系统为提高案件结案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所采取的措施。通过发放债权凭证的方式结案,确立再申请执行制度,并督促被执行人及时履行债务,以保护当事人权益。浙江法院系统实践债权凭证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 被收购公司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

    被收购公司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按评估价格冲减固定资产,购买法下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及资产差异的来源。文章还通过A公司与B公司的案例,详细说明了会计处理的步骤。折旧的会计处理在并购企业的固定资产处理中非常重要,需参考平时的折旧做账经验,但又不完全

  • 如何认定逃避追缴欠税行为
  • 资产负债管理的构成
  • 债权凭证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