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侦查人员在询问证人时应遵循一定的程序。如果询问程序存在不合法的情况,可以进行补正说明。如果无法进行补正说明,应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在进行询问前,侦查人员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他们应了解证人的身份,以及证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之间的关系。在制定询问提纲时,应避免对证人进行盲目询问。在询问过程中,侦查人员应告知证人如实提供证据和证言的要求,不能隐匿、销毁或涂改证据。对于自己所了解的案件事实和相关情况,应实事求是地陈述或书写,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
侦查人员在询问证人时,应告知证人如实提供证据和有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的法律责任。这包括《刑法》第305条规定的伪证罪和第310条规定的包庇罪。为确保证人证言的客观、真实和合法性,在询问证人时,侦查人员不得泄露案情或表示对案件的看法。严禁使用威胁、引诱和其他非法的方法询问证人。
侦查人员在询问证人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首先,应让证人连续地详细叙述他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如果证人陈述的内容与案件无关,侦查人员可以适当引导。然后,针对证人陈述中不清楚或矛盾的地方,以及其他需要通过询问查明的事实情节,向证人提出问题,让其作进一步的陈述。对于证人陈述的事实,应了解其来源和根据,并注意查明证人得知案件情况时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在询问未成年证人时,侦查人员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根据案件情况,如果未成年证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不会对取证造成妨碍,也不会影响证人如实作证和陈述,侦查人员可以通知其家长、监护人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到场,以听取询问情况。对于已接近成年的证人,如16、17岁,如果他们能够正确表达真实意思,或者他们的家长、监护人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到场会给证人增加心理压力,影响证人如实作证和陈述,侦查人员可以不通知其家长、监护人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到场。
《刑事诉讼法》对于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的法律规制。规定对于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包括供述、证言和物证等。同时,也强调了人民检察院在调查核实非法证据收集情况时的职责,包括提出纠正意见和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关于提讯看守所人犯的限制规定。文章介绍了提讯人员在讯问人犯时必须遵守的证件、人数、程序等方面的规定,以及看守所的拒绝提讯义务。同时,对于犯罪嫌疑人的讯问过程,包括侦查人员的人数要求、传唤要求、讯问顺序、讯问时限以及特殊犯罪嫌疑人的讯问要求等也进行了详
刑讯逼供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刑讯逼供罪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采用肉刑或变相肉刑手段强迫其作口供的行为。构成此罪必须满足主体、行为方式、目的和结果等要件。触犯刑讯逼供罪的行为人将受到法律严惩,若导致人员伤残或死亡,将从重处罚。需注意,非法
我国刑事诉讼中止恢复审理的期限和刑事案件适用回避的人员。对于中止恢复审理期限,法律并未明确规定,中止原因消失后应恢复审理,且中止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关于刑事案件适用回避的人员,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和鉴定人,其中证人不适用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