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在接受口供录问时,如果发现有错误或遗漏,可以向警方反映并要求补充或更正口供的笔录。
根据规定,询问笔录应当交给被询问人核对。如果被询问人没有阅读能力,警方应当向其宣读口供笔录。如果发现记录有误或遗漏的情况,被询问人有权要求对口供进行修改或补充,并在修改处捺指印。
被询问人在核对完口供笔录后,如果确认无误,应当在口供笔录的每一页上逐页签名或捺指印。然而,如果被询问人拒绝签名和捺指印,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口供笔录中作出相应注明。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所处的特殊地位。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不承担举证责任,但仍需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某些证据协助查明案情。被害人的陈述作为独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刑事直接证据的定义、种类与特点。刑事直接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包括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书证、视听资料和物证等。其特点在于与案件证明关系直接,收集审查困难,易假失真。
刑事诉讼证据的法律性及其表现。证据的法律性指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和法定程序获得的事实材料才具有证据资格,也称为证据的合法性。证据的法律性主要表现在证据种类的法定性、收集证据的主体和权限的明确性,以及收集、查证、质证和认证过程的规范性。法律的这一特性
尸体登报后无人认领的处理方式在不同地区的法律规定。包括侦查人员的勘验和检查,保护犯罪现场并通知公安机关的义务,以及携带证明文件进行勘验和检查的程序。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通知家属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