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刑事证据种类 > 刑事诉讼证据具体有哪些

刑事诉讼证据具体有哪些

时间:2024-12-05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9984
我国证据法不仅规定了民事案件有哪几种证据,还规定了刑事案件有哪几种证据,并且,还就合法搜集证据、保护证人等做了明确规定,下面,请大家马上随手心律师小编来阅读下下文吧,希望对大家解决相关问题有所帮助。

证据的种类和要求

根据《证据法》第五章第四十二条规定,证据是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根据该法,证据可以分为以下七种:

一、物证、书证

物证是指可以通过观察、检验、测量等方式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如血迹、指纹等。书证是指书面文件,如合同、账目等。

二、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是指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的讯问、质证,经过查实后,作为定案依据的证言。

三、被害人陈述

被害人陈述是指被害人对犯罪事实的陈述,可以作为证据之一。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指其对犯罪事实的陈述和辩解,也是一种证据。

五、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是指经过专门机构或专家的鉴定,对案件相关事实提出的结论。

六、勘验、检查笔录

勘验、检查笔录是指在勘验、检查现场时记录的笔录,可以作为证据之一。

七、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是指录像、录音等视听记录,也可以作为证据。

根据《证据法》的规定,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证据的收集和使用

根据《证据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在收集证据时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使用刑讯逼供和非法手段收集证据。

同时,必须保证所有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提供证据的条件,并且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除非有特殊情况。

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人民检察院起诉书、人民法院判决书时,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故意隐瞒事实真相的行为,应当追究责任。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对涉及国家秘密的证据,应当保密。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者毁灭证据的行为,无论属于何方,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证据的审查和使用

根据《证据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对于所有案件的判决都应重视证据,重视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的供述而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的供述,但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的讯问、质证,并经过查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时,应当依法处理。

凡是了解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但是,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综上所述,根据《证据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的证据有七种类型。在收集和使用证据时,必须遵循法定程序,严禁使用非法手段。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证人证言必须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的讯问、质证,并经过查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同时,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必须得到保障。

此外,还要遵守非法证据排除等规则,确保刑事案件的公正审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