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刑事证据种类 > 在刑事诉讼中录音录像究竟有多重要

在刑事诉讼中录音录像究竟有多重要

时间:2024-02-0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9991

录音录像在刑事案件中的适用范围

根据2013年1月1日施行的新《刑事诉讼法》第121条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录像。根据2014年的相关规定,可以将录音录像的适用范围分为三类。

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

无论案件大小、情节、所涉金额,人民检察院在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时都应当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

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

以下案件应当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

  1. 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2. 致人重伤、死亡的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案件。
  3.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包括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案件。
  4. 严重毒品犯罪案件,包括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持有大量毒品,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情节严重的,走私、非法买卖制毒物品数量大的犯罪案件。
  5. 其他故意犯罪案件,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6. 犯罪嫌疑人是盲、聋、哑人,未成年人或者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以及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
  7. 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较强或者供述不稳定,翻供可能性较大的。
  8. 犯罪嫌疑人作无罪辩解和辩护人可能作无罪辩护的。
  9. 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对案件事实、证据存在较大分歧的。
  10. 共同犯罪中难以区分犯罪嫌疑人相关责任的。
  11. 引发信访、舆论炒作风险较大的。
  12. 社会影响重大、舆论关注度高的。
  13. 其他重大、疑难、复杂情形。

其他案件

除上述两类案件以外的其他案件,侦查机关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可以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

录音录像的完整性要求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录音或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不得选择性地录制,不得剪接、删改。录音录像的完整性可以概括为“全面、全部、全程”。

录音录像与讯问笔录的处理

对于“可以”而非“应当”录音录像的案件,如果没有录音录像,则以讯问笔录的内容为准。对于“应当”录音录像而侦查机关或人民检察院未录音录像或录音录像不完整的案件,现行法律法规中并未明确如何处理。

个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因为缺乏录音录像或录音录像不完整而全面否定整个讯问笔录及讯问过程。综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来看,录音录像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更偏向于证明侦查机关讯问过程的合法性,而非讯问笔录实质性内容的准确性。同时,如果有材料和线索指向讯问过程可能存在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且此种可能性不能被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完全排除,此时如果“应当”录音录像而侦查机关未录音录像或录音录像不完整,则讯问笔录将有很大可能性被排除。

对于录音录像有瑕疵的情况,如录音录像内容与讯问笔录内容在非关键性问题上存在差异,录音录像在某些非关键性问题上画面声音不够清晰等,如果侦查机关不存在非法取证的行为,将不会影响讯问笔录的内容。

但是,如果录音录像的内容与讯问笔录的内容在关键问题上存在严重冲突,根据相关规定,讯问笔录应当被排除。

律师查阅录音录像的权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辩护律师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应严格保密。对于侦查机关已经作为证据材料向人民法院移送并在庭审中播放的讯问录音录像,辩护律师在提出要求复制的情况下应当被准许。因此,辩护律师有权查阅、摘抄、复制每一次录音录像,除非侦查过程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法扭送:权利与限制

    刑事诉讼中的扭送行为,包括其定义、权利与限制。公民在特定情况下有权将犯罪嫌疑人扭送给司法机关处理。扭送是中国法律赋予公民协助打击犯罪的权利。但扭送对象只能送往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这一限制对保护扭送对象和应对反抗威胁不利。建议扩大接受扭送对象的范围

  • 询问证人的法律程序和方式

    询问证人和被害人的法律程序和方式。侦查人员需充分了解案件和证人情况,选择适当的询问地点,个别询问证人,保障证人权益,并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特殊方式询问。询问被害人时需考虑其特殊地位,既认真听取陈述,又要注意分析陈述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并保护其个人隐私和人身

  • 取保候审期限是否可延长

    我国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的期限及保证金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不能延长。保证金是为了保证被取保人在期间不逃避、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其数额根据多种因素确定,包括经济犯罪的性质和情节等。

  • 刑事诉讼中级别管辖制度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刑事诉讼中级别管辖制度的研究现状与问题。当前,该制度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未得到充分关注,缺乏足够的理论深度。民事诉讼中的级别管辖存在弊端,如导致基层法院司法管辖权残缺、为当事人规避法律提供空间等。而在刑事诉讼中,级别管辖问题鲜有论及,尽管有学者提出修

  •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回避制度
  • 17岁能刑事拘留吗
  • 司考刑事诉讼法真题解析:多选(2012年)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