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几个人口供才有法律效力,什么情况下口供不作为定罪依据
时间:2024-10-20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公安司法机关有权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讯问,其中所作的陈述就是口供,口供的收集必须要合法。那么,要几个人口供才有法律效力,什么情况下口供不作为定罪依据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回答以上问题。
什么情况下口供不作为定罪依据
一、从形式上看
根据司法实践,口供作为定罪依据时,可以从不同的形式上进行分析:
- 只有单一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任何证据;
- 有两个以上共犯的被告人供述;
- 两个以上非共犯的同案的被告人供述,如一并审理的行贿与受贿、教唆犯被告人与未犯被教唆罪的被告人的口供,传授犯罪方法罪的被告人与用传授的犯罪方法犯罪的被告人的口供;
- 有两个以上既非共犯也非同案但犯罪事实有关联的被告人供述,如非同案审理的行贿与受贿、徇私舞弊类犯罪的原案与本案被告人的口供。
二、从内容上看
此外,从口供的内容上也可以进行以下分类:
- 单一被告人坦白承认了全部犯罪事实;
- 有两个以上的共同犯罪被告人承认犯罪事实,但主要情节相互矛盾,难以辨别事实真伪;
- 有两个以上共同犯罪被告人的供述,对主要犯罪事实的供述基本上吻合,但在一些细节上略有出入;
- 两个以上的共同犯罪的被告人的口供,所供认的犯罪事实、情节均相互吻合。
三、从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多少、程度来看
口供的内容还可以根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多少和程度进行以下分类:
- 对全案犯罪事实的证明;
- 对部分犯罪事实或情节的证明;
- 对部分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明,包括共同犯罪中对共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的证明和相关联的被告人对相关联的犯罪事实的证明。
四、从口供的真实程度来看
口供的真实程度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 真实的,包括完全是真实的和主要事实是真实的;
- 有真有假,包括被告人故意造成的和无意造成的。有意造成的指避重就轻,讲一些留一些;无意造成的指认知方面的问题和记忆方面的问题造成的;
- 虚假的,指的是被告人为逃避制裁,制造谎言,或推卸责任,嫁祸于人等。
五、从口供内容对被告人之间相互利益关系来看
最后,根据口供内容对被告人之间相互利益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 共同利益关系,一损俱损,一利俱利;
- 对立关系,你利我害,我利你害;
- 无直接利害关系;供述他人的犯罪事实与本人的罪责承担无直接的关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特殊地位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所处的特殊地位。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不承担举证责任,但仍需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某些证据协助查明案情。被害人的陈述作为独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法律要求与注意事项
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人员负责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有至少两名侦查人员在场。对于不同情况下的犯罪嫌疑人,有不同的讯问方式和要求。讯问过程中应制作笔录,并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不允许使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
-
刑事直接证据的定义和种类
刑事直接证据的定义、种类与特点。刑事直接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包括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书证、视听资料和物证等。其特点在于与案件证明关系直接,收集审查困难,易假失真。
-
刑诉证据的法律性及其表现
刑事诉讼证据的法律性及其表现。证据的法律性指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和法定程序获得的事实材料才具有证据资格,也称为证据的合法性。证据的法律性主要表现在证据种类的法定性、收集证据的主体和权限的明确性,以及收集、查证、质证和认证过程的规范性。法律的这一特性
-
尸体登报后几日内无人认领的处理方式
-
罚金是否会强制执行
-
当事人申请再审(申诉)的条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