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审程序,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对第一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进行审理时所应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的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不服,有权以书状或口头形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在经被告人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提起上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的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可以在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请求后五日以内,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答复请求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的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条的规定,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两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延长两个月。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进一步延长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条件及具体内容。该原则仅适用于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对二审法院有约束力,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包括刑期、刑种、附加刑和刑罚执行方法等。在共同犯罪案件、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罪名不当、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等情况都有具体适用内容
二审刑事判决抗诉期限的相关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收到判决书后的五日内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同时,提供了如何选择律师和找律师的技巧,建议选择与案件领域对口、经验丰富和对专业有
刑事案件二审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刑事诉讼法法定不起诉的情形,如案件情节显著轻微、已过追诉时效、经特赦免除处罚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起诉的定义和刑事案件的起诉流程,包括起诉必须是有起诉权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此外,还提及了不同阶段的律师
民事抗诉是事前还是事后监督的问题。明确地说,民事检察监督主要是事后监督,即对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监督,而不是事前或全程监督。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抗诉条件时,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同时,文章也提醒委托律师需谨慎,需注意审核律师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