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布通缉令的权力
只有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有权发布通缉令,其他机关、团体、单位、组织和个人均无权发布。人民检察院在办理自侦案件过程中,需要追捕逃犯时,经检察长批准后有权作出通缉决定,但仍需由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2. 通缉令的范围限制
各级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时,应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限制范围。如果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3. 通缉对象的限定
被通缉的对象仅限于依法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包括依法应当逮捕而在逃的和已被逮捕但在羁押期间逃跑的犯罪嫌疑人。4. 通缉令的要求
通缉令中应明确被通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出生地、户籍所在地、居住地、职业、衣着和体貌特征,并附上被通缉人近期照片。除了必须保密的事项外,应当写明发案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案情。5. 补发通报
通缉令发布后,如发现新的重要情况,可以进行补发通报。通报必须注明原通缉令的编号和日期。通过以上程序,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能够依法进行通缉行为,以缉拿逃犯归案,维护社会治安和法律秩序的稳定。刑事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次数限制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没有次数限制,但每次讯问时间有限制,连续讯问不得超过12小时。对于复杂案件,最长讯问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且不得连续传唤讯问。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关于被抓的嫌疑人被发现无罪后的处理方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犯罪嫌疑人侦查期间拘押期限的规定。侦查期限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延长,包括一般、复杂和特殊情况的案件。在计算侦查期限时,需要考虑法定节假日、路途时间和邮寄等因素。同时,存在重新计算和不计入侦查期限的特殊情况。符合规定的选项包括公安机关在
刑事立案监督的意义在于加强和完善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职能,从而打击和惩罚犯罪,防止罪犯逃避法律制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不
补充立案刑事诉讼是指在已经立案侦查的案件中,发现新的共同犯罪嫌疑人时,将其列为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并进行侦查。一般情况下,只要新发现的犯罪嫌疑人存在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应当对其进行补充立案,并与原案一同侦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