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
(二) 犯罪已超过追诉时效期限;
(三)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
(四) 依照刑法规定,只有告诉才能处理的犯罪,但没有告诉或者告诉已撤回;
(五)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已经死亡;
(六)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
(一) 经济犯罪必须涉及经济内容;
(二) 经济犯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
(三) 经济犯罪分子获取非法物质利益时必然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
(四) 经济犯罪总体上属于腐败行为。经济犯罪的罪名分为基本罪名和选择罪名。基本罪名是指法律明确规定利用职务之便作为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的罪名,如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选择罪名是指法律虽未规定利用职务之便作为构成要件,但明确规定有利用职务之便的情形予以从重处罚的罪名,如走私罪和投机倒把罪等。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特别是对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的相关追诉标准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实缴注册资本不足法定限额、达到法定限额但仍虚报注册资本、给投资者或债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其他
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的案件应符合的条件以及刑事案件的侦查期限和审查起诉阶段的时间。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应确保定罪量刑的事实有证据证明,证据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并排除合理怀疑。公安立案到结案的时间因案件情况不同而异,一般公安阶段时间为二个半月到三个月左右,
民间借贷案件涉及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经济犯罪时,是否适用“先刑后民”原则以及借款合同与保证合同的效力认定问题。对于是否适用“先刑后民”,我们同意第一种观点,即在刑事与民事案件交叉时,应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对于借款合同与保证合同的效力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内容有哪些
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内容,包括贪污贿赂犯罪和渎职犯罪主体的认定,贪污罪的认定等方面。会议总结了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修订实施以来审理经济犯罪案件的情况和经验,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审判经济犯罪案件的工作做了部署。摘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