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立案侦查 > 关于辨认犯罪嫌疑人的规定

关于辨认犯罪嫌疑人的规定

时间:2024-04-11 浏览:9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0233

关于辨认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规定

根据辨认标准的不同,辨认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1. 根据辨认对象的不同

人身辨认、照片辨认、物品辨认、场所辨认以及尸体辨认。

2. 根据辨认方式的不同

一对一辨认和混杂辨认。混杂辨认中包括对照片、物品的混杂辨认以及对嫌疑人的列队辨认。

3. 根据辨认主体的不同

被害人辨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辨认以及证人辨认。

4. 根据辨认阶段的不同

侦查辨认和法庭辨认。

为了弥补立法上的空白,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对辨认程序作出了相应规定。

1998年公安部出台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对辨认做出如下规定:

第二百四十六条: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侦查人员可以让被害人、犯罪嫌疑人或者证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应当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

第二百四十七条:辨认应当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主持辨认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组织辨认前,应当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避免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

第二百四十八条:几名辨认人对同一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应当由辨认人个别进行。

第二百四十九条: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

第二百五十条: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侦查人员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第二百五十一条: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侦查人员签名,辨认人、见证人签字或者盖章。

201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对辨认做出如下规定:

第二百一十条: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检察人员可以让被害人、证人和犯罪嫌疑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进行辨认;也可以让被害人、证人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或者让犯罪嫌疑人对其他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应当经检察长批准。

第二百一十一条:辨认应当在检察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在辨认前,应当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被辨认人或者被辨认物的具体特征,禁止辨认人见到被辨认人或者被辨认物,并应当告知辨认人有意作假辨认应负的法律责任。

第二百一十二条:几名辨认人对同一被辨认人或者同一物品进行辨认时,应当由每名辨认人单独进行。必要的时候,可以有见证人在场。

第二百一十三条: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其他人员或者物品之中,不得给予辨认人任何暗示。辨认犯罪嫌疑人时,受辨认人的人数不得少于五人,照片不得少于五张。辨认物品时,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照片不得少于五张。

第二百一十四条:辨认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参加辨认的有关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百一十五条:人民检察院主持进行辨认,可以商请公安机关参加或者协助。辨认多数由公安机关主持进行,少数由检察院主持进行,法官和律师只能见到辨认笔录,无法见到辨认的经过。

辨认犯罪嫌疑人应注意什么

1. 辩认前的准备工作

公安机关在辨认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不仅要明确辨认的目的,还要详细了解辨认人的基本情况以及与被辨认人、案件本身之间是否有利害关系。此外,公安机关还应准备辨认方法、选择辨认地点,并对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进行全面而充分的准备。

2. 辩认方法

公安机关应采用科学的辨认方法。将被辨认人分为多组进行辨认较为合理,因为多组辨认能够产生更具说服力的结果。

3. 辨认人的独立进行辨认

不同的辨认人应单独进行辨认,以保证每位辨认人都能够独立地进行客观真实的辨认,并有效防止辨认人之间相互提示。

4. 辨认过程的监督和透明度

辨认过程应有足够的监督和透明度。至少应有两名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必要时可以通知检察人员到场监督。这样可以有效监督整个辨认过程,避免可能影响辨认结果公正的行为发生。

5. 先作询问笔录后作辨认笔录

应先作询问笔录后作辨认笔录,以确保辨认过程的客观真实。辨认结果可以印证辨认前对作案人的描述的真实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中的实物证据种类

    刑事诉讼中的实物证据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的陈述、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以及勘验等笔录等。这些证据种类在刑事诉讼中各具特点,其证明方式和可靠性程度不同,共同构成了刑事诉讼中的证据体系。此外,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也被纳入

  • 法律上规定的证据种类

    刑事证据的三个特征: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客观性和相关性表明了刑事证据的内容,合法性表明了刑事证据的形式。刑事证据的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以及勘验、检查笔录等。证据是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的依据,

  • 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的案件应符合什么条件

    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的案件应符合的条件以及刑事案件的侦查期限和审查起诉阶段的时间。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应确保定罪量刑的事实有证据证明,证据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并排除合理怀疑。公安立案到结案的时间因案件情况不同而异,一般公安阶段时间为二个半月到三个月左右,

  • 犯罪嫌疑人什么时候可以委托辩护

    犯罪嫌疑人何时可以委托辩护的问题。在初步调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后有权委托辩护律师。侦查机构有责任告知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律师的权利。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犯罪嫌疑人亲友出入境的影响和证人笔录的保密问题。在特定法律程序中,辩护律师可合法获取相关证

  • 刑事拘留讯问时间有多久
  • 传唤要带手铐吗
  • 犯罪了符合哪些条件才能逮捕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