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立案侦查 > 诬陷诽谤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诬陷诽谤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时间:2024-06-05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0299

诽谤罪的构成要件

1、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

诽谤罪的构成要求行为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这些事实必须足以贬损他人的人格,破坏他人的名誉,并且情节严重。

2、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诽谤罪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而被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a、行为人必须有捏造事实的行为

行为人在实施诽谤罪时必须捏造某种事实,即诽谤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内容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也不构成诽谤罪。

b、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

诽谤罪的散布方式主要有两种:言语散布和文字散布。言语散布是指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在社会公开传播。文字散布则是通过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式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或者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和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的虚假事实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或者对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没有造成任何损害,那么就不构成诽谤罪。

c、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行为

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明确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能够确定被害人的身份,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和名誉,那么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d、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诽谤罪。即使存在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如果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也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诽谤罪的精神损害赔偿标准

在刑事犯罪中,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人民法院明确指出,对于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的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刑事案件审结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人民法院不应受理被害人由刑事案件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一旦发现涉嫌诈骗罪的案件,公安机关会立即展开调查并进入刑事侦查阶段,采取相应的刑事强制措施。对于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刑事侦查羁押期限通常不超过两个月,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特殊情况包括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等

  • 刑事诉讼中的各阶段及其时限

    刑事诉讼中的各阶段及其时限。文章详细阐述了拘留、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二审以及发回重审等阶段的时限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期限最多为37天,侦查阶段应在7个月内结束,审查起诉不超过6个半月,一审期限为9个半月,二审期限为4个半月,发回重审的期

  • 侦查期限的计算

    侦查期限的计算方法,包括一般案件和特殊羁押期限。对于一般案件,侦查期限从批捕之日起计算,通常为60天,复杂案件可延长一个月至两个月。公安机关的案件数量和关系可能影响侦查进度。对于特殊羁押期限,根据不同情况和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可以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如

  • 案件判决需要犯罪嫌疑人供认吗

    案件判决中犯罪嫌疑人供认的重要性,指出定罪是法院根据刑法规定对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确认与评判。文章详细阐述了定罪的特征和性质,强调定罪主体是人民法院,客体是侵害法益的行为,具有刑事司法活动的性质。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确定罪与非罪界限的两种情形,包括根

  • 解除合同赔偿金发放时限
  • 诽谤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呢
  • 侮辱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