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诽谤罪的立案程序及要点
时间:2024-11-24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网络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和构成要件
一、网络诽谤罪的背景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网络诽谤事件不断增加,给正常的网络秩序带来了严重干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网民的思维习惯。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检察院于2013年9月9日明确了网络诽谤罪的入罪标准,即谣言被转发超过500次可以判刑,明知诽谤仍提供帮助的行为可以被视为共同犯罪。
二、网络诽谤罪的立案标准
司法解释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的入罪标准,即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的情形。根据最新公布的司法解释,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的行为应当被认定为"情节严重":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2、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3、在过去两年内曾因诽谤受到行政处罚,并再次诽谤他人;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并且情节严重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司法解释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构成诽谤罪的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并设定了相对严格的门槛。如果行为人实施了诽谤行为,但不符合司法解释规定的"情节严重"情形,那么不能认定为诽谤罪。
三、不能构成网络诽谤罪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规定:1.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属于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3.即使在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存在不实成分,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贪污罪形式的分类
贪污罪的分类。包括侵吞财物、窃取财物、骗取财物和其他方法等多种形式的贪污行为。其他方法还包括内外勾结、公款私存、利用回扣和合同非法占有公款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间接贪污和占有应交单位的劳务收入等形式的贪污行为,以及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贪污的行为。
-
五年后再犯赌博罪是否属于累犯
五年后再犯赌博罪是否属于累犯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属于累犯。对于赌博罪,如果符合聚众赌博的立案追诉标准,应当以营利为目的并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作赌注的款物、
-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和福利院领养孩子的手续。对于虐待行为,根据相关法律,福利院若虐待儿童老人且情节严重,其主要领导者和直接责任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领养孩子方面,收养人需提交一系列证件和证明,包括护照、海外居住证明等,并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
-
挪用公款罪中营利性活动的认定
挪用公款罪中营利性活动的认定。根据相关法律解释,挪用公款用于营利活动包括存入银行、集资、购买股票等行为。不同挪用情况有不同的认定标准,涉及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非法活动等。明确区分不同情况有助于对挪用公款罪进行恰当的法律处理。
-
传销被骗的钱讨要方法
-
认定犯罪成立的要件
-
故意杀死警犬的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