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立案侦查 > 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追诉标准与司法认定实务

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追诉标准与司法认定实务

时间:2023-11-08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0348

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追诉标准与司法认定实务

一、公共场所秩序的定义和重要性

公共场所秩序是指保证公众安全的顺利出入、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的公共行为准则。公共场所包括车站、港口、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运动场、展览馆等。此外,礼堂、公共食堂、游泳池、浴池、宾馆饭店等供不特定多数人随时出入、停留、使用的场所也属于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的特点是人员聚集量大,流动量大。如果公共场所的秩序遭到破坏,就会导致混乱状态,影响其他人的正常活动和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

二、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表现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 在公共场所故意违反公共行为规则,聚众起哄闹事。
  2. 进行非法游行或者静坐示威,造成交通阻塞和秩序混乱。
  3. 阻止、抗拒有关工作人员维护公共场所秩序。

三、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违法行为和处罚标准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是指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运动场、展览馆或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

根据违法行为的轻重,可以确定相应的处罚标准。

一般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

对于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一般违法行为,根据情况轻重,可以给予警告处罚或者最高200元罚款。

较重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

以下情况属于较重违法行为:

  1. 多次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者因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公安机关治安处理过。
  2. 阻碍、抗拒有关工作人员维护公共场所秩序。
  3. 造成较大社会影响。
  4. 经公安机关制止,不听劝阻。

如果造成交通堵塞、秩序混乱时间在30分钟以上,可视情节较重,适用较重的处罚标准。

较重违法行为的罚款基准为500元以下。

四、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

对于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可以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以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次数限制问题

    刑事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次数限制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没有次数限制,但每次讯问时间有限制,连续讯问不得超过12小时。对于复杂案件,最长讯问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且不得连续传唤讯问。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关于被抓的嫌疑人被发现无罪后的处理方

  •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犯罪嫌疑人侦查期间拘押期限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犯罪嫌疑人侦查期间拘押期限的规定。侦查期限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延长,包括一般、复杂和特殊情况的案件。在计算侦查期限时,需要考虑法定节假日、路途时间和邮寄等因素。同时,存在重新计算和不计入侦查期限的特殊情况。符合规定的选项包括公安机关在

  • 刑事立案监督的意义是什么

    刑事立案监督的意义在于加强和完善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职能,从而打击和惩罚犯罪,防止罪犯逃避法律制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不

  • 刑事诉讼法补充立案的内容是什么

    补充立案刑事诉讼是指在已经立案侦查的案件中,发现新的共同犯罪嫌疑人时,将其列为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并进行侦查。一般情况下,只要新发现的犯罪嫌疑人存在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应当对其进行补充立案,并与原案一同侦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

  • 危险驾驶罪辩护词的撰写要点
  • 刑事被害人有什么范围
  • 挪用公款立案标准解析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