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立案侦查 > 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追诉标准与司法认定实务

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追诉标准与司法认定实务

时间:2023-11-08 浏览:3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0348

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追诉标准与司法认定实务

一、公共场所秩序的定义和重要性

公共场所秩序是指保证公众安全的顺利出入、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的公共行为准则。公共场所包括车站、港口、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运动场、展览馆等。此外,礼堂、公共食堂、游泳池、浴池、宾馆饭店等供不特定多数人随时出入、停留、使用的场所也属于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的特点是人员聚集量大,流动量大。如果公共场所的秩序遭到破坏,就会导致混乱状态,影响其他人的正常活动和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

二、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表现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 在公共场所故意违反公共行为规则,聚众起哄闹事。
  2. 进行非法游行或者静坐示威,造成交通阻塞和秩序混乱。
  3. 阻止、抗拒有关工作人员维护公共场所秩序。

三、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违法行为和处罚标准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是指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运动场、展览馆或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

根据违法行为的轻重,可以确定相应的处罚标准。

一般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

对于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一般违法行为,根据情况轻重,可以给予警告处罚或者最高200元罚款。

较重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

以下情况属于较重违法行为:

  1. 多次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者因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公安机关治安处理过。
  2. 阻碍、抗拒有关工作人员维护公共场所秩序。
  3. 造成较大社会影响。
  4. 经公安机关制止,不听劝阻。

如果造成交通堵塞、秩序混乱时间在30分钟以上,可视情节较重,适用较重的处罚标准。

较重违法行为的罚款基准为500元以下。

四、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

对于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可以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以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一旦发现涉嫌诈骗罪的案件,公安机关会立即展开调查并进入刑事侦查阶段,采取相应的刑事强制措施。对于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刑事侦查羁押期限通常不超过两个月,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特殊情况包括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等

  • 刑事诉讼中的各阶段及其时限

    刑事诉讼中的各阶段及其时限。文章详细阐述了拘留、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二审以及发回重审等阶段的时限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期限最多为37天,侦查阶段应在7个月内结束,审查起诉不超过6个半月,一审期限为9个半月,二审期限为4个半月,发回重审的期

  • 侦查期限的计算

    侦查期限的计算方法,包括一般案件和特殊羁押期限。对于一般案件,侦查期限从批捕之日起计算,通常为60天,复杂案件可延长一个月至两个月。公安机关的案件数量和关系可能影响侦查进度。对于特殊羁押期限,根据不同情况和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可以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如

  • 案件判决需要犯罪嫌疑人供认吗

    案件判决中犯罪嫌疑人供认的重要性,指出定罪是法院根据刑法规定对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确认与评判。文章详细阐述了定罪的特征和性质,强调定罪主体是人民法院,客体是侵害法益的行为,具有刑事司法活动的性质。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确定罪与非罪界限的两种情形,包括根

  • 个人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包括什么罪名
  • 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追诉标准与司法认定实务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