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所侵害的客体不仅仅是受害人的利益,同时也侵害了国家的利益,例如国家的正常管理秩序等。因此,即使双方在刑事案件中达成了和解,被害人仍有权利向对方提起控告,同时司法机关如果得知情况也有权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了以下公诉案件的和解条件:
(一) 因民间纠纷引起的犯罪案件,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可能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二) 除渎职犯罪以外的过失犯罪案件,可能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五年内曾经故意犯罪,不适用上述规定。
如果双方当事人决定和解,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刑事案件起诉书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起诉书的主要部分如首部、犯罪事实和证据、结论和附项等。文章还介绍了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意义和权力以及刑事案件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送达起诉书副本、通知相关人员和公开审判等流程。
免于刑事起诉的法律程序,包括不起诉的法律规定、不起诉决定书的内容以及处理措施和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在公诉机关确认被告人已经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因犯罪情节轻微可做出不起诉决定。不起诉决定书需明确被起诉人的基本情况、案件事实、不起诉的根据和理由等。对于被不起
公诉案件转为自诉案件的和解程序。当事人有权进行和解并签订协议书。自诉案件包括被害人报案、提供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等。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但某些案件不适用调解程序。审理期限根据被告人是否羁押有所不同,未羁押的应在六个月内宣判。
刑事判决书的构成和要点。刑事判决书的首部包括标题、编号和公诉机关或自诉人的情况,需要详细说明被告人的身份背景。同时,还探讨了案件的审理情况,包括案件的由来、审判组织和到庭情况等。通过详细阐述刑事判决书的构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辨别刑事判决书的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