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证据 > 非法取证是否能作为证据

非法取证是否能作为证据

时间:2025-05-17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8192
在诉讼中证据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很多人为了打赢官司,在取证的时候不惜采用非法的模式。虽然最终将证据拿到手了,但是采用非法取证得到的,很多人也担心这种模式得到的证据法院不会采用。更多相关知识,请您阅读手心律师网内容。

根据《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非法取得的证据不能被法院采用作为定案的根据。

法律规定

根据《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如果公诉人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审判前的供述合法性,或者已提供的证据不够确实、充分,那么该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另外,根据《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如果物证、书证的取得明显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影响公正审判,应当进行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否则,该物证、书证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电话录音作为有效证据的法律规定

    电话录音作为视听资料证据在民事案件中的法律规定。在合法手段取得且不侵犯他人隐私的情况下,电话录音可以作为有效证据使用。根据相关规定,合法获取的电话录音内容若与案件相关并能证明事实,法院会确认其证明力。但当事人需注意合法获取手段,并准备应对对方可能的异

  • 职务侵占罪的追捕问题

    职务侵占罪的追捕问题。公安机关在立案后是否进行网上追逃取决于案情和嫌疑人情况。职务侵占罪定义为公司、企业等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单位财物。网上追捕条件为公安机关掌握重要证据且嫌疑人逃跑。根据法律规定,职务侵占罪有不同量刑标准,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财

  • 行政诉讼法对被告的举证责任和行为作了明确规定

    《行政诉讼法》对被告的举证责任和行为的具体规定。被告需提供事实和规范性文件的证据以证明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否则将面临败诉风险。举证时间应在第一审庭审结束前,逾期提供的证据无效。同时,被告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只能在人民法院要求时

  • 财产分配问题与非法同居关系

    非婚同居期间的财产分配问题。由于非婚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双方在非婚同居期间购买的财产分配变得复杂。为此,作者提出了四点建议:缔约约定、保存证据、纪录共同出资和馈赠物品的处理。文章强调保持财产独立性和避免感情冲动的重要性,并提醒读者非婚同居始终无法与

  • 证明公司欠款的证据有哪些
  • 什么人能向法院提起公诉
  • 找不到受害人如何判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