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庭审笔录的格式,填写基本内容。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后,认真记录被告人的辩解理由。随后,公诉人和辩护人依次对被告人进行询问,认真记录被告人的回答。在举证阶段,认真记录被告人和辩护人的质证意见。在辩论阶段,记录被告人的自我辩护和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可以简要概括要点。庭审笔录的要求是全面、真实地记录庭审过程。
庭审笔录,又称法庭笔录或审判笔录,是法院裁判案件时不可或缺的书面材料。它是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由书记员制作的文字记载,同步反映全部审判活动的真实情况。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书记员应当将法庭审理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并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法庭笔录应当当庭宣读,也可以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庭或者在五日内阅读。如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差错,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法庭笔录应由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签名或盖章。
如果当事人拒绝签名盖章,应在笔录中详细说明情况,附卷。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法庭审判的全部活动应由书记员记录,经审判长审阅后,由审判长和书记员签名。法庭笔录中的证人证言部分应当当庭宣读或交给证人阅读。证人在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或盖章。
由于一审法院的疏忽,被告及被告代理人没有在一审庭审笔录上签字。原因是一审开庭当天,法院书记员要求原告及原告代理人、被告及被告代理人在一审庭审笔录上签字。当天,原告及原告代理人仔细阅读庭审笔录后签字,而被告及被告代理人承诺第二天前往法院签字,法院也同意了被告及被告代理人的要求。然而,在一审判决书下达后,原告及被告代理人在判决书上签字,而被告未到法院,也未在判决书上签字。
刑事案件起诉书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起诉书的主要部分如首部、犯罪事实和证据、结论和附项等。文章还介绍了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意义和权力以及刑事案件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送达起诉书副本、通知相关人员和公开审判等流程。
刑事案件在公诉科中如何变更强制措施以及提起公诉的条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公诉科负责审查并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提起公诉的条件包括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凿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独立诉讼地位及其诉讼权利与义务。被害人享有控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等权利,并需履行相应义务。如认为公安、检察机关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不立案、不起诉,被害人可要求法律监督。被害人既可以向检察院申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的规定》第十条和《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庭审笔录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公开。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其他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