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是侦查后和审判前之间的一处独立的阶段,它起到联系侦查和审判的惟一桥梁的作用。公诉的任务是表明侦查活动的终结,并对侦查活动进行全面监督,以保证案件办理的质量。公诉为人民法院的审判提供了前提,对于审判的顺利进行和实现审判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公诉也是公、检、法三机关相互制约的重要环节。
公诉制度促成了控诉、辩护和审判三种诉讼职能的分离,这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审判,实现诉讼程序的客观公正性。
公诉制度是保卫人民民主政权,保障公民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0条和《法院解释》的相关规定,庭前审查应当审查以下内容:
刑事案件起诉书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起诉书的主要部分如首部、犯罪事实和证据、结论和附项等。文章还介绍了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意义和权力以及刑事案件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送达起诉书副本、通知相关人员和公开审判等流程。
刑事案件在公诉科中如何变更强制措施以及提起公诉的条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公诉科负责审查并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提起公诉的条件包括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凿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独立诉讼地位及其诉讼权利与义务。被害人享有控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等权利,并需履行相应义务。如认为公安、检察机关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不立案、不起诉,被害人可要求法律监督。被害人既可以向检察院申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行为人被免除刑事处罚的会留有案底。只要是实施了犯罪行为,依法被提起公诉,经人民法院作出判决的罪犯,都会有案底。但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